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食马留肝

食马留肝

汉书.辕固传》:“辕固,齐人也。以治《诗》孝景时为博士,与黄生争论于上前……于是上曰:‘食肉毋食马肝,未为不知味也;言学者毋言武受命,不为愚。’”后反用其义,以“食马留肝”比喻未能吸取精华。前蜀韦庄《〈又玄集〉序》:“此盖诗中鼓吹,名下笙簧……但思其食马留肝,徒云染指;岂虑其烹鱼去乙,或致伤鳞。”


并列 意谓吃马肉要留下马肝,吃马肝会使人致死。语本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文成食马肝死耳。”后反其义而喻为未能吸取精华。前蜀·韦庄《〈又玄集〉序》:“但思其~,徒云染指,岂虑其烹鱼去乙,或致伤鳞。”△多用于学习或创作方面。→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


【词语食马留肝】  成语:食马留肝汉语词典:食马留肝

猜你喜欢

  • 猢狲散

    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失势,依附的人随即散去。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,已将百载,一日倘或乐极生悲,若应了那句‘树倒猢狲散’的俗语,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。”参见“树倒猢狲散”条。

  • 丧明

    源见“丧明之痛”。谓眼睛失明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寻亲》:“小弟非不知也,只因情关至爱,所以愚比丧明。”【词语丧明】   汉语大词典:丧明

  • 蜡屐

    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祖士少好财,阮遥集好屐(晋阮孚,字遥集,阮咸子。屐,音jī,一种木制鞋),并恒自经营,同是一累(负担),而未判其得失。人有诣祖,见料视财物,客至,屏当未尽(屏当,音bìng dà

  • 折翼天鹏

    同“折翼三公”。清黄遵宪《上黄鹤楼》诗:“能言鹦鹉悲名士,折翼天鹏慨督州。”

  • 武陵源

    同“桃花源”。唐宋之问《宿清远峡山寺》诗:“寥寥隔尘事,何异武陵源。”【词语武陵源】   汉语大词典:武陵源

  • 一阴一阳之谓道

    阴、阳:古代以阴阳解释万物化生,凡天地、日月、昼夜、男女等皆分属阴阳。意即矛盾对立事物的双方。道:古代唯心主义者所谓的宇宙精神本原。古代唯物主义者指为事物的普遍规律。 一阴一阳的矛盾变化就叫做“道”

  • 雾雨

    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谓隐居。前蜀韦庄《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》:“雾雨十年同隐遁,风雷何日振沈潜?”【词语雾雨】   汉语大词典:雾雨

  • 鹏鴳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穷发之北,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有鱼焉,其广数千里,未有知其修者,其名为鲲。有鸟焉,其名为鹏,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云,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,绝云气,负青天,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,斥鴳

  • 一钱不值

    源见“灌夫骂坐”。谓毫无价值。唐陆龟蒙《丁隐君歌》:“前度相逢正卖文,一钱不值虚云云。”主谓 形容毫无价值。比喻鄙贱之极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。”孙犁《荷花淀》:“刚当

  • 不言而信,存乎德行

    不形之于言,而天下皆能相信,则在于德行的深厚。语出《易.系辞上》:“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,存乎德行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杂述.王龙谿先生告文》:“嗟乎!嘿而成之,存乎其人。不言而信,存乎德行。”也单引〔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