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靡有孑遗

靡有孑遗

靡:无。孑遗:余剩,遗留。 没有遗留下来的。语出《诗.大雅.云汉》:“周余黎民,靡有孑遗。”陈奂传疏:“《方言》、《广雅》皆云:‘孑,余也。’靡孑遗,即无余遗。”汉.郑玄《诗谱序》:“有夏承之,篇章泯弃,靡有孑遗。”《晋书.刑法志》:“逆臣董卓,荡覆王室,典宪焚燎,靡有孑遗。”《隋书.经籍志》:“惠怀之乱,京华荡覆,渠阁文书,靡有孑遗。”宋.宇文懋昭《大金国志.许奉使行程录》:“自经兵火之后,屋舍居民,靡有孑遗。”也表示没有一点遗漏。唐.刘知几《史通.烦省》:“及干令升(宝)史议,历诋诸家而独归美《左传》,云(左)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约,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,靡有孑遗。”


述宾 靡,无,没有。孑遗,剩余,遗留。没有遗留下来的。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周馀黎民,靡有孑遗。”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:“中国之一线生机,芟夷斩伐而~者,皆在此三十年也。”△用于描写天灾人祸等大变故造成的严重的后果和状态。→荡然无存 ↔薪尽火传


【词语靡有孑遗】  成语:靡有孑遗汉语词典:靡有孑遗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万抟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南冥者,天池也。……《谐》之言曰:‘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’……风之积也无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。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。”鹏鸟

  • 漆室女

    源见“漆室忧葵”。借指深明大义、忧心国事的普通百姓。明陈子龙《杂诗》之十一:“嗟尔漆室女,长叹良苦辛。”

  • 金石辞

    源见“掷地金声”。指美妙的文辞。清方文《容城答郑鲁若兼寄沈眉生》诗:“夙兴憩兰若,惠我金石辞。”

  • 如汤灌雪

    同“如汤沃雪”。《孔子家语.王言》:“则民之弃恶,如汤之灌雪焉。”见“如汤沃雪”。《孔子家语·王言》“则民之弃恶,如汤之灌雪焉。”【词语如汤灌雪】  成语:如汤灌雪汉语大词典:如汤灌雪

  • 巢林一枝

    源见“鹪鹩一枝”。喻指安于本分,不贪多。《宋史.李沆传》:“巢林一枝,聊自足耳,安事丰屋哉!”主谓 鹪鹩筑巢,只占一根树枝。比喻安于本分,不贪多奢得。语出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。”

  • 戴刘冠

    《汉书.高帝纪》:“八年春三月,令爵非公乘以上,毋得冠刘氏冠。”“刘氏冠”,汉高祖刘邦担任亭长时,曾以竹皮为冠,后时常戴之,时称“刘氏冠”。后因以“戴刘冠”为享受比较高等爵位的典故。宋.杨亿《旧将》诗

  • 邯郸枕

    同“邯郸梦”。宋苏轼《送安节》诗:“一杯归诵此,万事邯郸枕。”【词语邯郸枕】   汉语大词典:邯郸枕

  • 牝鸡之晨,唯家之索

    牝鸡:母鸡。索:尽。 母鸡在早晨打鸣,其家就要败落。 旧时比喻妇女篡权乱政。语出《书.牧誓》:“古人有言曰: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唯家之索。”汉.冯衍《与妇弟任武达书》:“遭遇嫉妒,家道崩坏……青蝇

  • 悉索薄赋

    同“悉索敝赋”。《淮南子.要略》:“武王继文王之业,用太公之谋,悉索薄赋,躬擐甲胄,以伐无道而讨不义。”见“悉索敝赋”。《淮南子·要略训》:“武王继文王之业,用太公之谋,~,躬擐甲胄,以伐无道而讨不义

  • 未成一篑

    同“功亏一篑”。元方回《勉斋箴》:“井九仞而不及泉兮,山未成一篑而止。”述补 之所以没有堆成,是因为还差一篑土。比喻功败垂成。语出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吾止也。’”元·方回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