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青牛度关

青牛度关

指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东北)。后以此典指有道之人隐遁;或指有道之人降临,祥瑞来临。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(Dān丹),春秋时楚国苦县(今河南鹿邑东)人,做过周朝管理藏书之史官,是道家学派创始人。老子研究道德之学问,他的学说主旨是隐秘而不求名。老子在周朝都城(镐京,今陕西长安县韦曲公社西北)住了很久,看到周朝衰败了,于是就离开了都城。到了函谷关,关令尹喜说:“您就要隐居了,请您勉为其难,为我写本书吧!”当时老子就写了一本书,分上、下两篇,阐述道德的内容,共五千多字,然后才离去,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。此典又作“伺关”、“青牛紫气”、“真气临关”、“关路紫烟”、“东来紫气”、“关门令尹”、“度关老子”、“函谷骑牛”、“紫氛”、“函关气”、“西去青牛”、“紫气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63《老子韩非列传》2141页:“老子修道(指天地万物本原,也指事物发展变化规律)德(遵循“道”办事叫“德”),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。居周久之,见周之衰,乃遂去。至关,关令尹喜(周大夫,道家学派人)曰:‘子将隐矣,强为我著书。’于是老子乃著书上、下篇,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,莫知其所终。”《索隐》引《列仙传》:“老子西游,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,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》:“望气求真隐,伺关待逸民。” 唐·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》:“青牛紫气度灵关,尺索頳鳞去不还。” 唐·王维《贺玄元皇帝见真容表》:“臣闻仙祖行化,真气临关;圣人降生,祥光满室。” 唐·李白《谒老君庙》:“流沙丹灶灭,关路紫烟沉。” 唐·杜甫《秋兴》之五:“西望瑶池降王母,东来紫气满函关。” 唐·崔曙《九日登望仙台》:“关门令尹谁能识?河上仙翁去不回。” 宋·萧豳《题汪水云诗卷》:“归郭令威空化鹤,度关老子偶乘牛。” 元·揭傒斯《余道士抱朴斋》:“久别犹龙叟,青牛已度关。” 明·冯惟敏《点绛唇·李中麓归田》:“我则待鹤背云头,八极周游,函谷骑牛,采石登舟。” 明·徐渭《蒋扶沟公诗》之一:“鼎湖拾鸟号,关门属紫氛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蚤识函关气,空为出岫云。” 清·程先贞《放言戏仿元白》:“东来白马驮三藏,西去青牛著五千。” 清·沈永令《秦中》:“紫气近来东望满,函关何用一丸泥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:“老子修道德,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。居周久之,见周之衰,乃遂去。至关,关令尹喜曰:‘子将隐矣,强为我著书。’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,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,莫知其所终。”索隐引《列仙传》曰:“老子西游,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,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七引《关令内传》曰:“周元极元年,岁在癸丑,冬十有二月二十五日,老子度函谷关。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:‘若有老翁从东来,乘青牛薄板车,勿听过关。’其日果见老翁乘青牛车求度关,授喜道德经五千。”

【今译】 老子姓李名耳,字聃,又字伯阳,春秋时楚人,在周任守藏室之史(一作“柱下史”)。老子修习道德之教,学问以自隐无名为本。他长期在周,见周朝衰落,于是离去。老子西行至函谷关,关令尹喜先望见紫气浮关,对守门官吏说:“如果有老翁从东方来,乘坐青牛拉的薄板车,先不要让他过关。”那天果然见老子乘青牛车来过关,关令尹喜说:“先生将隐居,辛苦一下为我著书吧。”老子于是著书上下篇,讲述道德之意五千余字,即道德经。然后度关而去,至流沙之西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有道之人隐遁;或用以指有道之人降临或祥瑞来临。

【典形】 伯阳隐、东来紫气、度关老子、关路紫烟、关门令尹、函谷骑牛、函关气、老聃遁、流沙说、青牛度关、青牛紫气、伺关、西去青牛、越流沙、真气临关、柱史牛、紫氛、紫气、伯阳遁、关尹问青牛、青牛君、霞拥函关、青牛真气、青牛老子、紫气关、盼青牛、函谷气、迎紫气。

【示例】

〔伯阳隐〕 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四十二:“园绮遁南岳,伯阳隐西戎。”

〔东来紫气〕 唐·杜甫《秋兴》 之五:“西望瑶池降王母,东来紫气满函关。”

〔度关老子〕 宋·萧豳《题汪水云诗卷》:“归郭令威空化鹤,度关老子偶乘牛。”

〔关路紫烟〕 唐·李白《谒老君庙》:“流沙丹灶灭,关路紫烟沉。”

〔关门令尹〕 唐·崔曙《九日登望仙台》:“关门令尹谁能识?河上仙翁去不回。”

〔函谷骑牛〕 明·冯惟敏《点绛唇·李中麓归田》:“我则待鹤背云头,八极周游,函谷骑牛,采石登舟。”

〔函关气〕 明 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蚤识函关气,空为出岫云。”

〔老聃遁〕 唐·柳宗元《梦归赋》:“老聃遁而适戎,指淳茫以纵步。”

〔流沙说〕 唐· 李群玉 《别尹炼师》:“若非函关令,谁驻流沙说。”

〔青牛度关〕 元·揭傒斯《余道士抱朴斋》:“久别犹龙叟,青牛已度关。”

〔青牛紫气〕 唐·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》:“青牛紫气度灵关,尺素頳鳞去不还。”

〔伺关〕 北周·庾信《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》:“望气求真隐,伺关待逸民。”

〔西去青牛〕 清·程先贞《放言戏仿元白》:“东来白马驮三藏,西去青牛著五千。”

〔越流沙〕 清·黄遵宪《赠梁任父同年》之二:“白马东来更达摩,青牛西去越流沙。”

〔真气临关〕 唐·王维《贺玄元皇帝见真容表》:“臣闻仙祖行化,真气临关; 圣人降生,祥光满室。”

〔柱史牛〕 清·程先贞《送赵君平赴武昌》:“白衣争识山人马,紫气尝随柱史牛。”

〔紫氛〕 明·徐渭《蒋扶沟公诗》之一:“鼎湖拾乌号,关门属紫氛。”

〔紫气〕 清·沈永令《秦中》:“紫气近来东望满,函关何用一丸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偶然题作木居士,便有无穷求福人

    木居士:戏称木雕的神像。 偶然把枯木题作神像,前来拜神求福的就形成无尽的人流。 比喻一登仕途,即有人拜谒不绝。语出唐.韩愈《题木居士》:“火透波穿不计春,根如头面干如身,偶然题作木居士,便有无穷求

  • 月兔

    同“玉兔”。唐杜荀鹤《与友人话别》诗:“月兔走入海,日乌飞出山。”亦泛指兔。唐李白《观猎》诗:“箭逐云鸿落,鹰随月兔飞。”【词语月兔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兔

  • 不得其门而入

    不知门在哪儿,无法进去。 常用以比喻学习或工作找不到入门途径。语出《论语.子张》: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。”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花姑子》:“又虑女来不得其门而入,潜出斋庭,悉脱扃键。未几,女

  • 吹寒谷

    同“邹衍吹律”。唐蒋防《八风从律》诗:“愿吹寒谷里,从此达前蒙。”

  • 门户之见

    门户:宗派、派别。维护宗派利益的偏见。出自隋末唐初时人韦云起之事迹。韦云起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,仁寿初为通事舍入,大业初改任谒者。他曾上书隋炀帝说:现在朝廷里山东人很多

  •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

    比喻时机难得,不可错过。出自五代安重荣之语。安重荣(?-942年)小字铁胡,朔州(今山西朔县)人。自幼体壮力强,善骑射。后唐时任振武道巡边使。后归石敬瑭,任成德军节度使,累迁至使相。他对石敬瑭认契丹为

  • 虬须生

    唐.杜甫《八哀诗》之三《赠太子太师汝阳王琎》:“汝阳让帝子,眉宇真天人。虬须似太宗,色映塞外春。”唐.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前集卷一《忠志》:“太宗虬须,常戏张弓挂矢。”虬须,胡须蜷曲似虬龙的须髯。《三国

  • 西河之痛

    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既没,子夏居西河教授,为魏文侯师。其子死,哭之失明。”又据《礼记.檀弓上》记载,子夏哭子失明,曾子吊之而哭,子夏亦哭,曰:“天乎!予之无罪也。”曾子讥之。西河,战国魏地,

  • 青藜照夜

    同“青藜照阁”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拜官供奉》:“青藜照夜思刘向,彩笔凌云羡马卿。”【词语青藜照夜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藜照夜

  • 平秩东作

    平( ㄆㄧㄢˊ pián ):辨别。亦作“辨”、“辩”,古字皆通。秩:次序。东作:谓春耕。分别次第,以便从事春耕。语出《书.尧典》:“分命羲仲,宅嵎夷曰旸谷,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”孔安国传:“秩,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