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集囊作帷

集囊作帷

囊:书囊,即指盛放大臣上书的布袋子。帷:帷幕。汉武帝时,天下奢侈成风,百姓多弃农经商。武帝问东方朔:“我想要教化人民,有什么好办法吗?”东方朔说:“唐尧、虞舜、夏禹、商汤等远古的历史,已过去几千年了,我说不清楚。只想谈谈近代汉文帝时的事,这是当今还健在的老臣所亲历的事儿。文帝贵为天子,统治天下,却身穿黑色的粗布衣,脚着生皮制成的鞋子,用牛皮带系剑,用莞蒲编成坐席,兵器粗拙钝木,衣着朴素无华,把大臣上书的布袋子集中在一起,联缀成宫中帷幕。他把仁义道德当成行动的准则。因此,全国节俭,蔚然成风,教化大兴。”后以此典形容帝王节俭朴素,教化有方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5《东方朔传》2858页:“时天下侈靡趋末,百姓多离农亩。上从容问朔:‘吾欲化民,岂有道乎?’相对曰:‘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上古之事,经历数千载,尚难言也,臣不敢陈。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,当世耆老皆闻见之。贵为天(下)〔子〕,富有四海,身衣弋绨,足履革舄,以韦带剑,莞蒲为席,兵木无刃,衣缊无文,集上书囊以为殿帷;以道德为丽,仁义为准。于是天下望风成俗,昭然化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夔府书怀四十韵》:“凶兵铸农器,讲殿辟书帷。” 唐·韦庄《和杜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舜庭招谏鼓,汉殿上书囊。” 宋·李昉《太平御览》卷699《益都耆旧传》:“汉文帝连上事书囊以为帐,恶闻纨素之声。” 宋·李清照《端午帖子词·皇帝阁》:“侧闻行殿帐,多集上书囊。” 宋·张孝祥《戒谕将臣诏》:“驾鼓车以走马,示辍游田之娱;集书囊为殿帷,盖先敦朴之务。” 宋·乐雷发《咏史·东方朔》:“刘郎最怕秋风冷,那听君言换殿帷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时天下侈靡趋末,百姓多离农亩。上从容问朔:‘吾欲化民,岂有道乎?’朔对曰:‘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上古之事,经历数千载,尚难言也,臣不敢陈。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,当世耆老皆闻见之。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身衣弋绨,足履革舄,以韦带剑,莞蒲为席,兵木无刃,衣缊无文,集上书囊以为殿帷。以道德为丽,以仁义为准。于是天下望风成俗,昭然化之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汉武帝时,天下侈靡成风,百姓弃农经商。武帝问东方朔:“我要教化人民,有什么办法吗?”东方朔回答说:“尧舜禹汤等上古之事,历经几千年,我不敢说,只想说说文帝时事,这些都是当今老臣所耳闻目睹的。文帝身为天子,统治四海,却身穿黑色的粗衣,脚着生皮制成的鞋,用皮带系剑,以莞蒲为席,不治兵器,絮衣无饰,收集上书所用布囊,连缀成官中帷幕; 以道德、仁义作为准则。因此全国节俭蔚然成风,教化大兴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帝王节俭不奢,教化有方; 或用以咏帷帐。

【典形】 换殿帷、集书囊、上书囊、书帷。

【示例】

〔换殿帷〕 宋·乐雷发《咏史·东方朔》:“刘郎最怕秋风冷,那听君言换殿帷。”

〔集书囊〕 宋·张孝祥《戒谕将臣诏》:“驾鼓车以走马,示辍游田之娱;集书囊为殿帷,盖先敦朴之务。”

〔上书囊〕 宋·李清照《端午帖子词·皇帝阁》:“侧闻行殿帐,多集上书囊。”

〔书帷〕 唐·杜甫《夔府书怀》:“凶兵铸农器,讲殿辟书帷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陶家甓

    源见“陶侃运甓”。谓励志勤力之物。清吴绮《多丽.赠内》词:“碧碗浇愁,红衫揾泪,鹔裘沽酒陶家甓。”

  • 南山玄豹

    同“南山雾豹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帅阃宾贤》:“南山玄豹久藏名,一遇曹丘便化腾。”【词语南山玄豹】   汉语大词典:南山玄豹

  • 赐告

    给假归家养病。古时官吏休假叫告,赐告,意谓假期已满,赐予续假。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裴骃《集解》引孟康曰:“汉律,吏二千石,有予告、赐告。予告者,在官有功最,法所当得者也。赐告者,病满三月当免,天子优赐,

  • 相如沽酒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借指文人怀才未遇。元马致远《女冠子》套曲:“陈平宰社,买臣负薪,相如沽酒。”

  • 牛折齿

    源见“孺子牛”。喻过分溺爱子女。清黄遵宪《长子履端生》诗:“刚是花生日,春风蔼一庐。爱防牛折齿,惭咏《凤将雏》。”【词语牛折齿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折齿

  • 涂炭

    ①比喻灾难因苦。晋卢谌《赠刘琨诗一首并书》: “来牧幽州,济厥涂炭。涂炭既济,寇挫民阜。”②借指陷入灾难的人民。南朝梁沈约《梁鼓吹曲·道亡》: “救此倒悬拯涂炭,誓师刘旅赫灵断。” ●《书·仲虺之诰》

  • 虚舟任触

    《淮南子.诠言训》:“方船济乎江,有虚船从一方来,触而覆之,虽有忮心,必无怨色。有一人在其中,一谓张之,一谓歙之,再三呼而不应,必以丑声随其后,向不怒而今怒,向虚而今实也。”《淮南子》用空船不怕和别的

  • 蓝田出玉

    同“蓝田生玉”。《宋书.谢庄传》:“太祖见(谢庄)而异之,谓尚书仆射殷景仁、领军将军刘湛曰:‘蓝田出玉,岂虚也哉?’”见“蓝田生玉”。《宋书·谢庄传》:“(庄)及长,韶令美容仪。太祖见而异之,谓尚书仆

  • 阚月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九八引三国 吴谢承《会稽先贤传》载:阚泽十三岁时,梦见自己的名字悬在月中,后学成升进。后即以“阚月”比喻人才名著称于世。唐骆宾王《伤祝阿王明府》诗序:“乃当名悬阚月,德贯陈星。”【词语

  • 炎昆

    源见“玉石俱焚”。喻兵火战乱。《聊斋志异.野狗》:“于七之乱,杀人如麻,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,值大兵宵进。恐惧炎昆之祸,急无所匿,僵卧于死人之丛,诈作尸。”【词语炎昆】   汉语大词典:炎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