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难兄难弟

难兄难弟

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.德行》:“陈元方子长文,有英才,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。咨之太丘。太丘曰:‘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’”刘孝标注:“一作‘元方难为弟,季方难为兄’。”意谓元方卓尔不群,他人难为其兄;季方也俊异出众,他人难为其弟。后遂以“难兄难弟”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,难分高下。宋葛立方韵语阳秋》卷十四:“若二人(窦臮、窦永)者,游艺绝伦,友谊尤笃,真难兄难弟哉!”明谢谠《四喜记.双桂联芳》:“天马步瀛洲,恩赐黄封杏花酒。喜难兄难弟,并占鳌头。”亦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。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.杜甫的门阀观念》:“但这种东西,在今天看来,和南北朝时代的四六骈文,明 清时代的八股文,其实是难兄难弟。”


并列 指兄弟两人德才都很好,很难分出高下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,与季方子孝先,各论其父功德。争之不决,咨于太丘。太丘曰:‘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’”《儒林外史》49回:武正宇道: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,将来自是~可知。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示两人的才识、品德都受人敬重。也作“难弟难兄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,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,咨于太丘。太丘曰:‘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后汉陈纪 (字元方) 的儿子陈群 (字长文) 才能卓异,与陈谌 (字季方) 的儿子陈忠 (字孝先) 互相议论自己父亲的功德,争执不下,一同去问祖父陈寔 (号太丘),陈寔说:“元方好得做兄长难,季方好得做弟弟难。’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人兄弟德行才学俱出众。

【典形】 大难、二难、难弟、难弟难兄、难兄、难兄难弟、难兄弟、二难兄。

【示例】

〔大难〕 宋·陈与义《元方用韵见寄次韵》:“大难词源三峡流,小难诗不数徐州。”

〔二难〕 唐·包何《和苗员外寓直中书》:“朝列称多士,君家有二难。”

〔难弟〕 元·耶律楚材《赠贾非熊抟霄》:“二陆尊贤擅美声,月评难弟亦难兄。”

〔难弟难兄〕 宋·李清照《贺人孪生启》:“既系臂而系足,实难弟而难兄。”

〔难兄〕 宋·张元千《张丞相生朝二十韵》:“诞辰尊奉母,善颂及难兄。”

〔难兄难弟〕 宋·张元干《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》:“难兄难弟实间出,直欲并驾仍齐驱。”


【词语难兄难弟】  成语:难兄难弟汉语词典:难兄难弟

猜你喜欢

  • 弹琴

    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喻指地方官治理政事。明高启《送吴县令迁松陵》诗:“山县弹琴罢,江城露冕初。”

  • 王粲依刘

    源见“王粲登楼”。指误投权贵。《文章游戏.〈新水令.幕叹〉套曲》:“王粲依刘,陷英雄无情入彀。”

  • 卖西陵履

    源见“分香卖履”。谓人死对家人眷念。清吴伟业《清凉山赞佛》诗:“纵洒苍梧泪,莫卖西陵履。”

  • 摧枯拉朽

    原作摧枯折腐。形容对方或某种事物已很腐败,极易摧毁。王莽末,上谷太守耿况遣子耿弇为使投降更始政权。南下途中,适逢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,起兵邯郸。耿弇随从人员以为刘子舆为汉室正统,欲就近投之。耿弇反对说

  • 蓝桥驿

    同“蓝桥”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婚走》:“蓝桥驿,把㴎河桥风月筛。〔旦〕柳郎,今日方知有人间之乐也。”

  • 齐人莫如我敬王

    王:指齐宣王。 齐国没有一个人赶得上我这样敬重国王的。 原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。后也用以泛指对别人的无比敬意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我非尧舜之道,不敢以陈于王前,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。”明.李贽

  • 玄成文彩

    《汉书.韦贤传》附《韦玄成传》:“及元帝即位,以玄成为少府,迁太子太傅,至御史大夫。永光中,代于定国为丞相,贬黜十年之间,遂继父相位,封侯故国,荣当世焉。……玄成为相七年,守正持重不及父贤,而文采过之

  • 鲁两儒生

    《汉书.叔孙通传》:“于是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。鲁有两生不肯行,曰:‘公所事者且十主,皆面谀亲贵。今天下初定,死者未葬,伤者未起,又欲起礼乐。礼乐所由起,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。吾不忍为公所为。公所为不合

  • 照妖镜

    晋葛洪《抱朴子.登涉》载:古代入山修仙者,多背悬明镜,谓可以照妖怯魅。后遂以“照妖镜”泛指能映现妖魔原形的宝镜。《西游记》五八回:“〔玉帝〕宣托塔李天王,教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。”亦比喻能辨别是非

  • 系足之绳

    源见“月下老人”。谓缔结婚姻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十一:“绿袍年少,别牵系足之绳;青鬓佳人,立化望夫之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