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问卖鱼

问卖鱼

南史.隐逸上》:“渔父者,不知姓名,亦不知何许人也。太康孙缅为寻阳太守,落日逍遥渚际,见一轻舟陵波隐显。俄而渔父至,神韵萧洒,垂纶长啸,缅甚异之。乃问:‘有鱼卖乎?’渔父笑而答曰:‘其钓非钓,宁卖鱼者邪?’缅益怪焉。”

寻阳太守孙缅闲步渚际,见一渔父,问卖鱼事。渔父回答说:“我在此钓鱼似钓而非钓,目的本不在钓,哪里是卖鱼的呢?”后以喻钓者之意不在鱼。

宋.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卷十三《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》诗:“问道若有得,买鱼勿论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书炀

    源见“焚书坑儒”。指焚烧诗书,毁灭文化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儒林填于坑阱,诗书炀而为烟。”

  • 教坊

    唐代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。玄宗之前,以奏雅乐为主,玄宗时设内外教坊,教习用于宴乐的歌舞伎艺。《新唐书.百官志》:“开元二年,又置内教坊于逢莱宫侧。有音声博士,第一曹博士,第二曹博士。京都置左右教坊,掌俳

  • 敲碎琼壶

    同“唾壶击缺”。宋 赵功可《氐州第一.次韵送春》词:“听西河,人唱罢,何堪把,江南重赋。敲碎琼壶,又前村,数声钟鼓。”

  • 不为冥冥堕行

    为( ㄨㄟˋ wèi ):因。冥冥:私下,暗中。堕:毁。行:操行。 不因为在暗中(无人监督)就毁掉自己的操行。语出汉.刘向《列女传.卫灵夫人》:“夫忠臣与孝子,不为昭昭信节,不为冥冥堕行。”《明史

  • 舞鸣鸡

    同“舞荒鸡”。清唐孙华《夏日杂诗八首》之八:“安眠常彻晓,不复舞鸣鸡。”

  • 化蜀

    源见“文翁化俗”。谓兴教化,移风俗。清姜埰《杂咏》:“思吴失张翰,化蜀愧文翁。”

  • 三十六策,走为上计

    三十六策:也作三十六计,本是一部兵书之名,成书年代已经无从考察,主要是搜集古代勾心斗角,尔虞我诈的一些要诀。全书分为六个大计,六个大计中每大计又分六小计,总共三十六计。故人名此书为《三十六计》。其最后

  • 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

    古代指臣下对君主进行讽谏,进谏的人不会因说话而获罪,听话的人却会从中得到警戒。语出《文选.卜商〈毛诗序〉》:“上以风化下,下以风刺上,主文而谲谏,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晋.潘尼《乘舆箴》:“故箴

  • 晨省

    同“晨昏定省”。唐孙逖《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》诗:“列位登青琐,还乡复彩衣。共言晨省日,便是昼游时。”【词语晨省】   汉语大词典:晨省

  • 夙谈孔雀

    源见“君家果”。形容人年少多智,捷对善辩。唐骆宾王《上瑕丘韦明府启》:“幼辩羝羊,演飞龙之秘策;夙谈孔雀,对家禽之丽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