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钟阜蓼

钟阜蓼

东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》卷八《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。苦身劳心,夜以接日,目卧则攻之以蓼(注:目倦欲睡,则口含辛辣之蓼,以使清醒),足寒则演之以水,冬常抱冰,夏还握火,愁心苦志,悬胆于户,出入尝之,不绝于口。”

国语.吴语》:“王曰:‘越国之中,疾者吾问之,死者吾葬之,老其老,慈其幼,长其孤,问其病,以求报吴(注:报吴灭越之仇)。愿以此战。’”

春秋时,越王勾践为报吴灭越之仇,曾抚老慈幼,葬死问疾,又曾苦励其志,倦困之时,口含辛辣的蓼草,以使清醒。钟阜,指钟山、阜山,地在今南京市。越灭后,其地属准越国。钟阜蓼,即越王蓼。后以“钟阜蓼”为励志复仇之典,以“含蓼问疾”为刻苦自励,抚恤疾苦之典。

唐.吴融《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》:“好移钟阜蓼,莫种首阳薇。”《三国志.蜀书.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曰:“观其所以结物情者,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!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落雕侍御

    唐代高骈的绰号。《新唐书.高骈传》:“有二雕并飞,骈曰:‘我且贵,当中之。’一发贯二雕焉。众大惊,号‘落雕侍御’。”

  • 半途而废

    亦作“中道而废”、“中途而废”,指中途停止,做事没有恒心,有始无终。孔子说,作为一个君子,我是遵照儒家学说来决定行动的,中途停止下来,我是不会的。【出典】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涂而废,吾

  • 烧灯节

    源见“烧灯”。指元宵节。宋刘辰翁《忆秦娥》词:“烧灯节,朝京道上风和雪。”【词语烧灯节】   汉语大词典:烧灯节

  • 鳣庭

    同“鳣堂”。唐李德裕《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》诗:“共悬龟印衔新绶,同忆鳣庭访旧居。”【词语鳣庭】   汉语大词典:鳣庭

  • 冥行擿埴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修身》:“擿埴索涂,冥行而已矣。”李轨注:“埴,土也。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,虽用白日,无异夜行,夜行之义,面墙之喻也。”后以“冥行擿埴”比喻暗中摸索。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五章:“若愚者乎,

  • 蟠木朽株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盘曲之木,朽烂之株。喻无用之材。亦用为自谦之辞。唐骆宾王《上李上常伯启》:“宾王蟠木朽株,散樗贱质,墙面难用,灰心易寒。”见“槃木朽株”。唐·骆宾王《上李少常伯启》:“宾王~,散樗贱质,

  • 东山佩玦

    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“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(北狄一支系,在今山西垣曲一带。)……大子帅师,公衣之偏衣(偏衣,以背缝中分,左右异色,故曰偏,半同公服色),佩之金玦(金玦,青铜做成像玉玦之佩饰,起兵

  • 兰山羞

    《汉书.李广传》:天汉二年,贰师将军伐匈奴。李陵自请带一队人马“到兰千山南以分单于兵。”遭到匈奴数万人的包围。“汉军南行,未至鞮汗山,一日五十万矢皆尽,即弃车去。”李陵与韩延年突围,韩战死,“陵曰:‘

  • 咏雪

    同“咏絮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偕计》:“舍弟子由,埙箎调叶,喜连翮而登云;室人王氏,琴瑟声和,更驾才于咏雪。”【词语咏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咏雪

  • 要离

    《吕氏春秋.忠廉》载:相传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王僚后,又派要离谋刺出奔在卫的王子庆忌。要离请吴王断其右手,杀其妻子,诈称得罪出逃。及至卫国,见庆忌,庆忌喜,与之谋。当同舟渡江时,庆忌被他刺中要害。庆忌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