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.百二十三人传》:“陆修静,吴兴人,早为道士,置馆庐山。时远法师(慧远,一作惠远)居东林,其处流泉匝寺,下入于溪。每送客至此,辄有虎号鸣,因名虎溪。后送客未尝过。独陶渊明与修静至,
见〔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〕。
《后汉书.独行传.戴封》:“戴封字平仲,济北刚人也。……诏书求贤良方正直言之士,有至行能消灾伏异者,公卿郡守各举一人,郡及大司农俱举封。公车征,陛见,对策第一,擢拜议郎。迁西华令。……其年大旱,封祷请
佛家语。《圆觉经》上:“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。”即:接近。后多用来指与人的关系既不亲近,也不疏远,或对人的态度既不亲密,也不冷淡。并列 原为佛家语,指既不同一,也不相异。后指人的关系不太亲近,也不太疏远
徽宗时,浪子李邦彦做宰相事。李邦彦(?-1130年)宋怀州(治今河南沁阳)人,字士美。出身市井,风流俊爽,好踢球赏花,常作秽亵词曲。自言要赏尽天下花,踢尽天下球,做尽天下官,自号“李浪子”。宋徽宗大观
比喻百姓遭受苦难。《隋书· 炀帝纪》: “宇宙崩离,生灵涂炭,丧身灭国,未有若斯之甚也。” 参见:○涂炭主谓 生灵,百姓。指人民像陷入泥潭,坠入火坑那样痛苦。语本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
同“仲叔受恩”。唐方干《别殷明府》诗:“许教门馆久踟蹰,仲叔怀恩对玉壶。唯有离心欲销客,空垂双泪不成珠。”
《诗经.周南.关雎》: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《关雎.序》:“《关雎》,后妃之德也,风之始也,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。”《诗经》中《关雎》篇,实际是一首歌咏爱情的作品。旧说为咏后妃之
源见”潘安貌“。指像潘安似的风流仪态。宋无名氏《喜迁莺》词:“掷果风流,谪仙才调,佳婿想应堪羡。”
唐.薛用弱《集异记.王之涣》(卷二):“开元中,诗人王昌龄、高适、王之涣齐名。……一日天寒微雪,三诗人共诣旗亭,贳(shì赊)酒小饮。”遇伶人聚宴讴歌,“昌龄等私相约曰:‘我辈各擅诗名,每不自定其甲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