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郑公乡

郑公乡

后汉书.郑玄传》:“国相孔融深敬于玄,屣履造门。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,曰:‘昔齐置“士乡”,越有“君子军”,皆异贤之意也。郑君好学,实怀明德……今郑君乡宜曰“郑公乡”……可广开门衢,令容高车,号为“通德门”。’”

“郑公”指东汉经学家郑玄。他游学后返回家乡北海高密,深受北海相孔融的敬重,孔令在高密县设郑公乡。后以此为赞誉德高望重之人的典故。

唐.李群玉《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》:“唯应孔北海,为立郑公乡。”唐.丘丹《奉酬幸使君送归山之作》:“愧非郑公里,归扫蒙笼室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崔琰传》裴松之注引 《续汉书》 (晋、司马彪撰) 曰:“ (孔融) 告高密县为郑玄特立一乡,名为郑公乡。”《后汉书·郑玄列传》:“国相孔融深敬于玄,屣履造门。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,曰:‘昔齐置士乡,越有君子军,皆异贤之意也。郑君好学,实怀明德。……今郑君乡宜曰‘郑公乡’。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,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,矧乃郑公之德,而无驷牡之路?可广开门衢,令容高车,号为‘通德门’。”

【今译】后汉郑玄字康成,为当时著名经学大师。北海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,说:“过去齐设置士乡,越有君子军,都是优待贤士的意思。郑君好学,德行高尚。现郑君住的乡里应称为‘郑公乡’。以前东海于公只有治狱阴德,还告诉乡人将闾门修高。令后世子孙做大官乘的高车驷马能通过。郑公有这么高的德行学问,怎么能没有通过高车驷马的大路?应广开里门道路,让它能容高车,称为‘通德门’”。参见 〖高门纳驷〗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学问德行,为人敬重钦仰。

【典形】 康成德里、通德门、郑公庐、郑公乡、郑乡。

【示例】

〔康成德里〕 明·陈子龙 《寄上京山郑师》:“轩辕神台不敢攀,康成德里人所赖。”

〔通德门〕 宋·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三鳣地冷,幸依通德之门; 一鹗天高,误入翘材之閤。”

〔郑公庐〕 宋·苏轼《张文裕挽词》:“欲寄西风两行泪,依然乔木郑公庐。”

〔郑公乡〕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酬陆匪莪侍御》:“庭户知君清似水,旁人共拟郑公乡。”

〔郑乡〕 清·丘逢甲《戏用前韵柬同集诸君》:“却教人忆泥中婢,八字墙高似郑乡。”


【词语郑公乡】   汉语词典:郑公乡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被同眠

    源见“姜肱被”。形容弟兄友爱。清 江云龙《秋末随仲兄赴安庆中途阻雨》诗:“要知大被同眠乐,正在凄风冷雨天。”【词语大被同眠】   汉语大词典:大被同眠

  • 冻饿袁安

    同“僵卧袁安”。宋王之道《浣溪沙.赋春雪追和东坡韵》词之四:“冻饿袁安已复苏,闭门那患出无车。”

  • 黄鸟兴

    《诗经.小雅.绵蛮序》:“微臣刺乱也,大臣不用仁心,遗忘微贱,不肯饮食教载之,故作是诗也。”其诗云:“绵蛮黄鸟,止于丘阿。道之云远,我劳如何。”“绵蛮黄鸟,止于丘隅。岂敢惮行,畏不能趋。”“绵蛮黄鸟,

  • 衣冠就东市

    同“朝衣东市”。唐杜牧《河湟》诗:“旋见衣冠就东市,忽遗弓箭不西巡。”

  • 鼎内鱼

    南朝.梁.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!”“鼎内鱼”意思是说,鱼处沸鼎之中,必死无疑。后因以比喻处境危险,毫无生路。唐.杜甫《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》:“鼎鱼犹假

  • 报投

    同“投报”。宋梅尧臣《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》:“报投仍勉强,实谬匠者为。”【词语报投】   汉语大词典:报投

  • 知不足

    自知德性、才学不够。《礼记.学记》:“学,然后知不足;教,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
  • 存留谏笏

    源见“魏公笏”。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四和》词:“抖擞空囊,存留谏笏,犹带虚皇案畔香。”

  • 易水别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借指生离死别。唐李白《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》诗:“耻作易水别,临歧泪滂沱。”

  • 汉武济汾

    同“汉武横汾”。唐李適《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》诗:“贵主称觞万年寿,还轻汉武济汾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