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逐莒仆

逐莒仆

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:“(莒太子)仆因国人以弑纪公。以其宝玉来奔,纳诸宣王。公命与之邑,……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(境)。公问其故。季文子使太史克对曰:‘……孝敬忠信为吉德,盗贼藏奸为凶德。夫莒仆,则其孝敬,则弑君父矣;则其忠信,则窃宝玉矣,其人、则盗贼也,……是以去之。舜举十六相,去四凶,故虞书数舜之功,……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。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,去一凶矣。於舜之功,二十之一也。庶几免於戾乎!’”

莒太子仆在莒人协助下,杀了他父亲纪公,带上宫中财宝逃到鲁国,并且把财宝献给鲁宣公。宣公很高兴,就下令赐给他一块土地,要求当天要办好。可是季文子却派司寇把太子仆驱逐出境。宣公问为什么这样做,季文子派太史克回答说:‘仆犯了逆弑君父的滔天大罪;又盗窃了国家财宝,在国法上是不可赦免的。如果您要收留他,就成了一个窝藏犯人的不义之君。所以臣才断然把他驱逐出境。古代舜能重用十六位贤人,同时把四凶放逐到边塞地区,所以“虞书”才记载舜的功业。舜建立了二十种大功才成为天子,如今为臣虽然没有得到一位贤人,总算为国家剷除了一个坏人,和舜的功业相比,是二十分之一。虽然不算有功,大概总可以免掉罪过了吧。后以此为为国除害之典。

后汉书.党锢列传.李膺传》:“执法不挠,诛举邪臣,肆之以法,众庶称宜。昔季孙行父亲逆君命,逐出莒仆,於舜之功二十之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行藏用舍

    源见“用行舍藏”。指顺应时机进退行止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题瓢泉》词:“乐天知命,古来谁会,行藏用舍。”【词语行藏用舍】  成语:行藏用舍汉语大词典:行藏用舍

  • 一醉六十日

    《晋书.阮籍传》:“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,籍醉六十日,不得言而止。”晋人阮籍曾用饮酒一醉六十天的办法,躲避文帝为晋武帝向其提亲。后因用为咏长醉之典。唐.杜牧《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崔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》

  • 卓鲁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齐.孔德璋(稚珪)《北山移文》:“笼张赵于往图,架卓鲁于前箓。”唐.李善注:“范晔《后汉书》曰:卓茂字子康,南阳人也,迁密令,视人如子,吏人亲爱而不忍欺。’又曰:‘鲁恭字仲康,扶风

  • 木偶乘流

    源见“土偶桃梗”。比喻飘荡无定。唐骆宾王《浮槎》诗序:“泛泛然若木偶之乘流,迷不知其所适也。”

  • 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

    怨女:已到婚龄而无夫的女子。旷夫:已到婚龄而无妻的男子。 家庭里没有未嫁的成年女子,社会上没有未娶的成年男了。 指人们能及时完成婚嫁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当是时也,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。”《韩

  • 扣寂

    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课虚无以责有,扣寂寞而求音。”谓构思而发为文辞的思维活动。后因用“扣寂”指作文赋诗。唐杜甫《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》诗:“扣寂豁烦襟,皇天照嗟叹。”杨伦笺注:“扣寂,谓赋

  • 梦草诗

    源见“梦惠连”。指诗文的美章佳篇。元谢应芳《黄宗礼》诗:“门前送却催租吏,枕上还吟梦草诗。”

  • 吹垢索瘢

    同“吹毛求疵”。清叶廷琯《吹网录.亭林年谱有沿误处》:“石州此谱为二百年来仅有之作,余非敢吹垢索瘢,正以其大体既醇,更愿为去微瑕以归粹美耳。”并列 吹毛求疵。清·叶廷琯《吹网录·亭林年谱有沿误处》:“

  • 惠帝闻蟆

    同“晋惠闻蛙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刘玄刮席,惠帝闻蟆。”

  • 雷陈至契

    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借指友情深挚。《品花宝鉴》一回:“这颜庄在日,与士燮……有雷 陈至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