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指对贪恋富贵者的嘲讽。宋陈与义《寄题商洛宰令狐励》诗:“便携灵运屐,不待德璋移。”
同“吐哺握发”。《汉书.萧望之传》:“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,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,致白屋之意。”【词语吐握】 汉语大词典:吐握
源见“于公高门”。称美人治狱公平。清袁枚《赴赣榆鞫狱道出海州》诗:“此行为折于公狱,暂别其如父老何。”
《后汉书.杨震传》载:东汉杨震明经博览,屡召不应,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。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;数三,为三公之兆。后果位至太尉。后因以为登公卿高位的吉兆。宋司马光《赠太师文公挽辞》诗:“庭有三鳣集
本:指嫡传子孙。支:指庶族子孙。亦作“枝”。百世:百代。 子孙嫡庶,百代沿袭。 旧时形容子孙繁衍,福泽绵延。语出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文王孙子,本支百世。”毛传:“本,本宗。支,支子也。”(《左传
借指豪富之家。唐韩仲宣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: “地接安仁县,园是季伦家。” 参见:○击碎珊瑚
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郑县人有得车轭(音è,马具,北方农村俗称‘夹板儿’)者,而不知其名,问人曰:‘此何种也(何种即何物)?’对曰:‘此车轭也。’俄又复得一,问人曰:‘此是何种也?’对曰:‘此车轭
近:接近,符合。复:实行,实践。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,这诺言才能实践。 古人认为讲“信用”要以“义”为标准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有子曰: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”宋.田锡《直论
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喻指失去珍爱的儿女。唐白居易《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》诗:“蝉老悲鸣抛蜕后,龙眠惊觉失珠时。”
《文选》卷十九战国楚.宋玉《神女赋序》:“其夜王寝,果梦与神女遇……玉曰:‘其梦若何?’王曰:‘晡夕之后,精神恍忽……见一妇人,状甚奇异,寐而梦之,寤不自识。’罔兮不乐,怅然失志。”楚词人宋玉在《神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