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谢安泛海

谢安泛海

同“谢安雅量”。宋陆游《书感》诗:“已欠谢安俱泛海,况无王粲与登楼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谢太傅(安) 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色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 (wang),吟啸不言。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(悦),犹去不止。既风转急,浪猛,诸人皆喧动不坐。公徐云:‘如此,将无归。’众人即承响而回。于是审其量,足以镇安朝野。”《晋书·谢安传》亦载,文略。

【今译】 东晋谢安 (字安石) 在东山闲居时,与孙绰 (字兴公) 等人乘船出海游览。忽然海上起了大风,浪头汹涌,孙、王等人脸色惊慌,纷纷喊叫要回船。谢安却兴致勃勃,照旧吟咏长啸。船工见谢安安闲畅快的样子,就驾船仍往前驶去。这时风愈来愈大,海浪更猛,那些人怕得乱嚷乱叫,闹成一团。谢安慢慢地说:“照这样儿,便不回去。”众人听了马上坐好,方才回船。由此看出谢安的器量,足以安定朝廷内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乘船出航,意兴豪放。

【典形】 安石泛溟渤、泛海船、谢安泛海、谢安舟楫、乘桴从安石。

【示例】

〔安石泛溟渤〕 唐·李白《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》:“安石泛溟渤,独啸长风还。逸韵动海上,高情出人间。”

〔泛海船〕 唐·李白 《送杨山人归天台》:“兴引登山屐,情催泛海船。”

〔谢安泛海〕 宋·陆游《书感》:“已欠谢安俱泛海,况无王粲与登楼。”

〔谢安舟楫〕 唐·杜甫《戏作寄上汉中王》:“谢安舟楫风还起,梁苑池台雪欲飞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观

    《孔子家语.始诛》:“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,戮之于两观之下。”春秋时,鲁国大司寇孔丘把扰乱鲁国政事的少正卯大夫处死在两观之下。后遂用为行刑正法之处。金.元好问《曲阜纪行》诗之六:“两观余坡陀

  • 吹乌帽

    同“吹帽”。宋杨万里《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》诗:“闭门幸免吹乌帽,有酒何须望白衣。”

  • 异轨

    《宋书.谢灵运传》:“王褒、刘向、扬、班、崔、蔡之徒,异轨同奔。”意谓车轨各异,目的地是一致的。“异轨”,比喻法度各不相同。【词语异轨】   汉语大词典:异轨

  • 众毁铄黄金

    源见“众口铄金”。喻众多的毁谤可以害人。唐孟郊《连州吟》:“孤怀吐明月,众毁铄黄金。”

  • 阿鹜嫁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朱建平传》:“初,颍川荀攸、钟繇相与亲善。攸先亡,子幼。繇经纪其门户,欲嫁其妾。与人书曰:‘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,建平曰:“荀君虽少,然当以后事付钟君。吾时啁之曰:“唯当嫁卿阿骛耳。

  • 玉树泥埋

    源见“埋玉树”。悼有才华者之死。唐白居易《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》诗:“银钩尘复年年暗,玉树泥埋日日深。”

  • 寄灵台

    《后汉书.第五伦传》附《第五颉》唐.李贤注引《三辅决录注》:“颉字子陵,为郡功曹,州从事,公府辟举高第,为侍御史,南顿令,桂阳、南阳、庐江三郡太守,谏议大夫。洛阳无主人,乡里无田宅,客止灵台中,或十日

  • 掷地赋声

    同“掷地金声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赴试》:“腰印能如季士稀,恐掷地赋声难比。”见“掷地有声”。【词语掷地赋声】  成语:掷地赋声汉语大词典:掷地赋声

  • 袁耽俊迈

    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桓宣武少家贫,戏大输,债主敦求甚切,思自振之方,莫知所出。陈郡袁耽,俊迈多能。宣武欲求救于耽,耽时居艰,恐致疑,试以告焉。应声便许,略无慊吝。遂变服怀布帽随温去,与债主戏。耽素有

  • 揽揆

    同“览揆”。揽,同“览”。吴梅《词学通论.明人词略》:“庚寅揽揆,或献以谀词……连章累篇,不外应酬。”【词语揽揆】   汉语大词典:揽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