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拔宅上升”。谓得道成仙。清 丘逢甲《送谢四之桃源》诗之一:“但求避世地,宁希拔宅仙。”
同“整冠纳履”。晋 李阐《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》:“正冠纳履之嫌,始终不蹈。”见“整冠纳履”。晋·李阐《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》:“久要心许之信,夷险不爽,~之嫌,终始不蹈。”【词语正冠纳履
《礼记.乐记》:“师乙曰:‘……故歌者,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槁木,倨中矩,句中钩,累累乎端如贯珠。’”“贯珠”指成串的珍珠。《礼记》中曾以“贯珠”比喻歌声清脆圆润。后以“贯珠歌”咏赞优美的歌声
同“柳生左肘”。唐白居易《达理》诗之一:“或柳生肘间,或男变为女。”
见〔相逢尽道休官好,林下何曾见一人〕。
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附茅容:“茅容字季伟,陈留人也。年四十余,耕于野,时与等辈避雨树下,众皆夷踞相对,容独危坐愈恭。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,遂与共言,因请寓宿。旦日,容杀鸡为馔,林宗谓为己设,既而已供其母,
同“渔阳掺挝”。南朝 梁王僧孺《咏捣衣》:“散度《广陵》音,掺写《渔阳曲》。”宋曾巩《送双渐之汉阳》诗:“可能频度《渔阳曲》,不负当年鹦鹉洲。”【词语渔阳曲】 汉语大词典:渔阳曲
夕阳之下虽有无限美好的风光,只是黄昏已经临近,好景不长了。 比喻某些繁华景象,很快就会衰落。语出唐.李商隐《登乐游原》:“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”宋.苏轼《浣溪沙.春情》:
同“樗散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晋戴逵《闲游赞》:“栎散之质,不以斧斤致用。”《魏书.宗钦传》:“伊余栎散,才至庸微。遭缘幸会,忝与枢机。”【词语栎散】 汉语大词典:栎散
307 ① 久别的情愫。《后汉书。范冉传》:“行路急猝,非陈契阔之所,可共前亭宿息,以叙分隔。”【词语契阔】 汉语大词典:契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