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衣锦还乡

衣锦还乡

源见“衣绣夜行”。谓富贵后回故乡显示荣耀。《南史.柳庆远传》:“出为雍州刺史,加都督,帝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忧矣。’”元 张国宾《薛仁贵》四折:“你孩儿三箭定了天山……今日衣锦还乡,探望父母来了。”


并列 穿着锦绣衣服回故乡,形容富贵后夸耀乡里。贾平凹《腊月·正月》:“他一生教了三十四年书,三年前退休,虽谈不上是~,却仍是踌躇满怀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得志后回归故里。→衣绣昼行白日衣绣 ↔无面目见江东父老。也作“衣锦故乡”、“衣锦过乡”、“衣锦荣归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人或说项王曰:‘关中阻山河四塞,地肥沃,可都以霸。’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,又心怀思欲东归,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’”《汉书·项籍传》亦载,作“衣锦夜行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玄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大将军与允书曰:‘镇北虽少事,而都典一方,念足下震华鼓,建朱节,历本州,此所谓著绣昼行也。’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既传》:“以既为京兆尹,招怀流民,兴复县邑,百姓怀之。魏国既建,为尚书,出为雍州刺史。太祖谓既曰:‘还君本州,可谓衣绣昼行矣。’”《梁书·柳庆远传》:“四年,出为使持节,……宁蛮校尉、雍州刺史。高祖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之忧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古人认为富贵显耀之后不归故乡,犹如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,无人知晓;而富贵显耀回返故里或在本籍任官,则如穿着锦绣衣服在白日行走,可以耀祖光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富贵回乡,夸耀故里; 亦用以指回本籍任官。

【典形】 还家绣衣新、还乡昼锦、锦还、绣归、夜绣、夜绣行、衣锦、衣锦还、衣锦还乡、衣绣、昼锦、昼锦还乡、昼锦荣、昼绣、着绣昼行、衣昼锦、故乡归衣锦、锦绣夜行、锦衣行昼、昼锦游、衣锦归。

【示例】

〔还家绣衣新〕 明·高启《死亭湾》:“一旦谒帝阍,还家绣衣新。”

〔还乡昼锦〕 清·汪绎《项羽》:“英雄岂学书生算,也作还乡昼锦看。”

〔锦还〕 清·周亮工《送王将军还里暂迟湖上》:“一曲临江仙自好,锦还未必胜生还。”

〔绣归〕 明·袁宏道《将抵家园作》之二:“郭西原上草,曾是绣归看。”

〔夜绣〕 明·袁宏道《悲哉行》:“古人悲夜绣,今我亦似之。”

〔夜绣行〕 清·赵翼《朝衣》:“出游未共春衣典,起早翻如夜绣行。”

〔衣锦〕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龙种复归,还寻白沙之路。公此衣锦,乡里荣之。”

〔衣锦还乡〕 元·王伯成《李太白贬夜郎》:“行过长安市上去,便是臣衣锦还乡去。”

〔衣绣〕 清·王摅《别宪尹侄》:“我自歌鱼羞作客,君胡衣绣不还乡。”

〔昼锦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但愿你封侯游昼锦,不妨我啼鸟落花初。”

〔昼锦还乡〕 唐·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》:“游宦三年,愿以君羹遗母; 不居一国,欲其昼锦还乡。”

〔昼锦荣〕 唐·刘禹锡《赠致仕滕庶子先辈》:“朝服归来昼锦荣, 登科记上更无名。”

〔昼绣〕 宋·陆游《遣兴》:“早知昼绣能为祟,翁子终身合负薪。”

〔着绣昼行〕 宋·陈师道《赠郑户部》:“着绣昼行真细事,下车磬折得深衷。”


【词语衣锦还乡】  成语:衣锦还乡汉语词典:衣锦还乡

猜你喜欢

  • 芝兰

    同“芝兰玉树”。唐杨炯《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芝兰有秀,羔雁成行。”唐刘禹锡《送国子令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》诗:“谏院过时荣棣萼,谢庭归去踏芝兰。”【词语芝兰】   汉语大词典:芝兰

  • 截鹤续凫

    同“断鹤续凫”。元耶律楚材《为石壁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》:“窃以达摩昔年莽卤,截鹤续凫;天宁今日颟顸,证龟作鳖。”其他 截断鹤的长胫,续补在凫的短胫上。比喻事物勉强代替就会失却其本来的真实性。康有为《广

  • 陆凯传情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〇引南朝 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陆凯与范晔相善,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,并赠花诗曰:‘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’”后因以“陆凯传情”为咏梅或怀友之典。宋钱

  • 夕惕若厉

    惕:小心谨慎。厉:危险。 到了夜晚,还是谨慎戒惧,如同遇到危险一样。 表示无时不处在警惕之中。语出《易.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.过誉》:“今(葛)兴官尊任重,经

  • 笔阵

    以军队作战列阵比喻书法运笔雄健而有法度。相传晋代卫夫人作有《笔阵图》,王羲之作有《题笔阵图后》,亦可别称为《笔阵》。南朝梁萧统《正月启》:“笔阵引崩云之势。”唐代杜甫《醉歌行》:“词源倒流三峡水,笔阵

  • 吴牛喘

    同“吴牛喘月”。唐元稹《酬卢秘书》诗:“夜伴吴牛喘,春惊朔雁回。”【词语吴牛喘】   汉语大词典:吴牛喘

  • 班马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八年》:“齐师夜遁……邢伯告中行伯曰:‘有班马之声,齐师其遁。’”注:“班,别也。”春秋战国时,晋、齐交战。晋国大臣邢伯对中行伯说:听到齐军的马叫,齐国军队一定是夜里撤走了。班马指离群的

  • 张华识

    《晋书.张华传》:“华性好人物,诱进不倦,至于穷贱候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,便咨嗟称咏,为之延誉。”晋名士张华喜爱有才之人,只要被他看中,不论穷富贵贱,都愿播扬名誉,奖掖提拔。后用为咏知人识才之典。唐.温

  • 胯下人

    同“胯下韩侯”。元陈基《淮阴杂兴》诗:“老来易感山阳笛,年少休轻胯下人。”【词语胯下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胯下人

  • 太常妻

    《后汉书.儒林传下.周泽传》:“以泽行司徒事,如真。泽性简,忽威仪,颇失宰相之望。数月,复为太常。清洁循行,尽敬宗庙。常卧疾斋宫,其妻哀泽老病,窥问所苦。泽大怒,以妻干犯斋禁,遂收送诏狱谢罪。当世疑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