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衢室之问与明台之议

衢室之问与明台之议

管子.桓公问》:“黄帝立明台之议者(明台,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),上观于贤也;尧有衢室之问,下听于人也。”

明台,是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,主要是征求贤达者的意见。衢室,原指修筑于通衢大道旁之室,为了便于倾听民言,后泛指帝王听政之所。“衢室之问”与“明台之议”,后用为帝王君主重视征求贤者见解了解民意的典故。

三国志.魏书.文帝纪》“延康元年令”:“轩辕有明台之议,放勋有衢室之问,皆所以广询于下也。”

南朝梁.江淹《萧太尉上便宜表》:“太祖文皇帝恭己明台之上,听政衢室之下,九官咸静,万绩惟凝(绩,续)。”(《江文通集》八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真攘桃

    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谓在西王母处偷桃。宋陈师道《徐仙书》诗之三:“金华牧羊小家子,西真攘桃何代儿。”

  • 康衢谣

    《列子.仲尼》:“尧治天下五十年,不知天下治欤,不治欤?……尧乃微服游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‘立我蒸民,莫非尔极。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’尧喜问曰:‘谁教尔为此言?’童儿曰:‘我闻之大夫。’问大夫,大夫曰

  • 兰味

    源见“金兰之友”。比喻意气相投。唐骆宾王《上梁明府启》:“志合者蓬心可采,情谐者兰味宁忘!”【词语兰味】   汉语大词典:兰味

  • 徙宅忘妻

    《孔子家语.贤君》:“(鲁)哀公问于孔子曰:‘寡人闻忘之甚者,徙宅而忘其妻,有诸?’孔子对曰:‘此犹未甚者也。甚者乃忘其身。’公曰:‘可得而闻乎?’孔子曰:‘昔者夏桀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忘其圣祖之道,

  • 因人成事

    因:依靠。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: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。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。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、赵联盟,楚出兵救赵,共同抗秦。当时楚考烈王、平原君

  • 分宅

    《孔丛子.阵士义》:“郈成子自鲁聘晋,过于卫,右宰毂臣止而觞之,陈乐而不作,酣毕而送以璧,成子不辞……行三十里而闻卫乱作,右宰毂臣死之,成子立是迎其妻子,还其璧,隔宅而居之。”春秋时,妳成子与卫人毂臣

  • 温树

    同“温室树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五五引南朝 梁王僧孺《詹事徐府君集序》:“自绸缪轩陛,十有余载,温树靡答,露事不詶。”【词语温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温树

  • 贵以贱为本

    高贵要以低贱为根本。 表示居于高位的人要能谦卑处下。语出《老子》三九章:“故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是以侯王自称孤、寡、不谷,此非以贱为本耶?”汉.王符《潜夫论.救边》:“夫国以民为基,贵以贱为本,

  • 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

    友生:即朋友。生,为语助词。 虽有亲兄弟,不如朋友亲。 强调朋友的交谊。语出《诗.小雅.常棣》:“丧乱既平,既安且宁。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”晋.葛洪《抱朴子.交际》:“《易》美金兰,《诗》咏百朋。

  • 民生于三,事之如一

    三:指君、父、师三方面。 人的生命来自君、父、师三方面,因此事奉君、父、师必须尽心尽力。 古代强调君、父、师的无比尊严的地位。语出《国语.晋语一》:“民生于三,事之如一。父生之,师教之,君食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