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行不由径

行不由径

礼记.曲礼上》:“送丧不由径。”郑玄注:“径……邪路也。”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游为武城宰。子曰:‘女得人焉耳乎?’曰:‘有澹台灭明(字子羽)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’”后因以“行不由径”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。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行不由径,非公正不发愤,而遇祸灾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三回:“〔安公子〕扔下筷子,把口里嚼的那口饽饽吐出桌子上,口也不及漱,站起来,就不慌不忙,斯斯文文,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。”


主谓 由,经过。径,小路。这里引申为邪路。走路不抄小路。形容为人正直端方,行动光明正大。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”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~,非公正不发愤,而遇祸灾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也比喻办事为学不遵循正道。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断限》:“凡学者必先精此书,次览群籍,譬夫~,非所闻焉。”△多用于走正道方面。→道而不径行不逾方 光明正大 ↔邪门歪道


【词语行不由径】  成语:行不由径汉语词典:行不由径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石履

    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喻指实现抱负、建立功勋的机遇。唐刘禹锡《游桃源一百韵》:“黄石履看堕,洪厓肩可拍。”

  • 乌乌击缶歌

    源见“击缶歌乌乌”。指狂放之歌。宋范成大《大厅后堂南窗负暄》诗:“端如拥褐茅檐下,只欠乌乌击缶歌。”

  • 风入大王

    源见“大王风”。谓清舒之风宜人心怀。明陈子龙《消夏》诗之一:“风入大王兰陵冷,水通天嫔绛河深。”

  • 阳侯之变

    源见“阳侯”。指水灾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一》:“逾三月,而建宁遭阳侯之变,巨室所藏尽荡为鱼鳖矣。”偏正 阳侯,古代传说中波涛之神。指水灾。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一》:“逾三月,而建宁遭~,臣室所

  • 猎渭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谓获得贤才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筑岩发梦寐,猎渭非熊螭。”【词语猎渭】   汉语大词典:猎渭

  • 纸虎

    《水浒传》二五回:“急上场时,便没些用,见个纸虎,也吓一交。”后因用“纸虎”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。宁调元《癸丑狱中作》诗之二:“烂羊满地都如梦,纸虎横空任暂狂。”【词语纸虎】   

  • 鹏程

    同“鹏程万里”。宋道潜《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》:“来岁如今好时节,看君高步蹑鹏程。”【词语鹏程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程

  • 顶缸

    明.江盈科《雪涛小说.嫁祸》,:“金陵上清河一带善崩。太祖(朱元璋)患之。皆曰猪婆龙窟其下,故尔。工部欲闻于上,然疑‘猪’犯国姓(朱),辄诡称大鼋为害。上恶其同‘元’字,因命渔者捕之,杀鼋几尽。先是渔

  • 得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指虚幻的人世富贵。宋陆游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》之七:“谁知叹亡羊,但喜有得鹿。”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。喻称取得天下。唐温庭筠《经五丈原》诗:“下国卧龙空寤主,中原得鹿不

  • 酒垆邻笛

    源见“黄公酒垆”、“山阳笛”。谓怀念故友。王德钟《读蜕翁遗著感题四绝》之三:“从此湘 吴两处过,酒垆邻笛尽增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