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蜀犬吠日

蜀犬吠日

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赋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 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。”后常以“蜀犬吠日”比喻少见多怪。清薛雪《一瓢诗话》:“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,刘会孟訾杜工部 蜀犬吠日。”


主谓 蜀,四川西部。吠,狗叫。比喻少见而以为怪。语本唐·韩愈《与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蜀中山高雾重,见日时少;每至日出,则群犬疑而吠之也。”李劼人《天魔舞》24章:“古人说~,蜀就是川西,而且是成都平原。成都平原上的狗,一看见太阳,便奇怪的吠起来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讽刺见识浅陋。 →少见多怪 孤陋寡闻 ↔见多识广


【典源】 唐·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赋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,余以为过言。前六七年,仆来南,二年冬,幸大雪,踰岭被南越中数州,数州之犬,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,至无雪乃已,然后始信前所闻者。”

【今译】 柳宗元曾在信中讲: 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 道:“一地的狗相随而叫,是吠叫它们觉得怪异的。”我曾听说川蜀阴雨连绵,很少见到太阳。太阳一出来,狗就狂吠,我认为言过其实了。六七年前,我到南方,元和二年冬天,大雪覆盖了南地的几个州。这几州的狗见到大雪,狂吠乱跑,一连几天,直到雪停方止。我才相信从前听说的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少见多怪。

【典形】 南犬吠雪、惊日雪、惊蜀犬、犬吠千家白、蜀南吠犬、蜀犬惊日。

【示例】

〔南犬吠雪〕 宋·陆游《秋夜读书有感》:“南犬固应多吠雪,夏虫那得解知冰。”

〔惊日雪〕 清·归庄《万年少尝作狗诗骂世戏和之》:“有时惊日雪,还听吠形声。”

〔惊蜀犬〕 清·唐孙华《夏日园居杂咏》:“烈日已应惊蜀犬,炎云惟是喘吴牛。”

〔犬吠千家白〕 宋·辛弃疾《鹧鸪天》:“从教犬吠千家白,且与梅成一段奇。”

〔蜀南吠犬〕 清·蒲松龄《淫雨绵绵三日不止》:“一个黄昏终一日,无怪蜀南吠犬。”

〔蜀犬惊日〕 宋·王令《上聱隅先生》:“蜀犬争惊日,邹人不识麟。”


【词语蜀犬吠日】  成语:蜀犬吠日汉语词典:蜀犬吠日

猜你喜欢

  • 冬日

    同“冬爱”。南朝 齐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君垂冬日之温,臣尽秋霜之戒。”【词语冬日】   汉语大词典:冬日

  • 让枣分梨

    同“推梨让枣”。清程鸿诏《新水令.王子岁题尹畊叔小照》套曲:“记从前让枣分梨候,到此日连床听雨秋。”

  • 汉机

    同“汉阴机”。唐卢照邻《山林休日田家》诗:“耕田虞讼寝,凿井汉机忘。”

  • 木榻跪穿

    同“木榻坐穿”。清 吴启元《广宁望医巫闾山雪》诗:“木榻跪穿心久定,黄金锄去眼谁看。”

  • 铁榜

    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朱元璋命工部特制的铸在铁板上的榜文,象征这道律令如铁一般刚硬不变。明太祖朱元璋(1328-1398年,1368-1398年在位),字国瑞,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东)人。自号吴王前

  • 楼头斩美人

    同“楼前斩爱姬”。清吴绡《咏古》:“不知宾客成何事,枉向楼头斩美人。”

  • 孟孙问孝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孟懿子问孝。子曰:‘无违。’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‘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,无违。’樊迟曰:‘何谓也?’子曰:‘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’”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孙曾向孔子求问孝

  • 友于

    《书.君陈》:“惟孝友于兄弟。”后以“友于”谓兄弟友爱。《后汉书.史弼传》:“陛下隆于友于,不忍遏绝。”亦借指兄弟。三国 魏曹植《求通亲亲表》:“今之否隔,友于同忧。”【词语友于】   汉语大词典:友

  • 自郐无讥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〔吴 公子札〕请观于周乐,使工为之歌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曰:‘美哉!始基之矣,犹未也,然勤而不怨矣。’为之歌《邶》、《鄘》、《卫》,曰:‘美哉渊乎!忧而不困者也。’……自《郐

  • 曲水

    同“曲水流觞”。宋苏轼《望江南.暮春》词:“曲水浪低蕉叶稳,舞雩风软纻罗轻。酣咏乐升平。”【词语曲水】   汉语大词典:曲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