藜雚不采
人们畏惧猛兽,因而不敢上山采撷藜草、蓬藿。比喻国家有忠臣,奸邪也不敢兴风作浪。《汉书.盖宽饶传》:盖宽饶忠直忧国,因言事不当而被文吏诋毁下狱,谏议大夫郑昌上书颂扬宽饶曰:“臣闻山有猛兽,藜藿为之不采;国有忠臣,奸邪为之不起。”
人们畏惧猛兽,因而不敢上山采撷藜草、蓬藿。比喻国家有忠臣,奸邪也不敢兴风作浪。《汉书.盖宽饶传》:盖宽饶忠直忧国,因言事不当而被文吏诋毁下狱,谏议大夫郑昌上书颂扬宽饶曰:“臣闻山有猛兽,藜藿为之不采;国有忠臣,奸邪为之不起。”
同“面墙”。《旧唐书.阎立本传》:“吾少好读书,幸免墙面。”宋司马光《辞免馆伴札子》:“两朝事体,正如墙面;虏中情伪,分毫不知。”【词语墙面】 汉语大词典:墙面
窅( ㄧㄠˇ yǎo )然:深远的样子。窅,一作“杳”。 桃花随着流水流向远方。 形容自然景物的宁静优美。语出唐.李白《山中问答》:“问余何事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。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
参见:初地【词语十地】 汉语大词典:十地
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形容牛郎 织女急切盼望相会。宋刘克庄《踏莎行.巧夕》词:“驱鹊营桥,呼蟾出海,朝朝暮暮遥相望。”【词语驱鹊营桥】 成语:驱鹊营桥汉语大词典:驱鹊营桥
《后汉书.逢萌传》:“(王)君公遭乱独不去,侩(注:音:kuài,平合卖买双方的价格)牛自隐。时人谓之曰:‘避世墙东王君公。’”新莽时,北海人王君公遭乱不去,隐于墙东,后以“墙东”比喻隐者的居处。唐.
源见“李广难封”。喻功高不酬、命运乖舛的将领。宋 刘省斋《沁园春.赠较弓会诸友》词:“行藏事,笑不侯李广,射石夸雄。”
洁白的璧玉上有微小的斑点。常用以惋惜美中不足。南朝梁萧统《陶渊明集序》:“白璧微瑕,惟在《闲情》一赋,扬雄所谓‘劝百而讽一’者乎?卒无讽谏,何足摇其笔端?惜哉!无是可也。”
同“攀龙附凤”。《周书.赵贵独孤信等传论》:“〔侯莫陈崇〕以宏材远略,附凤攀龙,绩著元勋,位居上衮。”见“攀龙附凤”。清·洪楝园《警黄钟·宫叹》:“可怜你,附膻逐臭也自此,~。”【词语附凤攀龙】 成
同“曳尾泥涂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》:“故作龟曳尾,颇深漆园方。”【词语曳尾】 汉语大词典:曳尾
同“骑箕尾”。前蜀杜光庭《山居百韵》:“驭景必能趋日域,骑箕终拟蹑星躔。”明张居正《答翰学陈玉垒》:“然相国久已骑箕,挂剑之义,附之冥漠而已。”【词语骑箕】 汉语大词典:骑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