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菽水承欢

菽水承欢

礼记.檀弓下》:“子路曰:‘伤哉贫也!生无以为养,死无以为礼也。’孔子曰:‘啜菽(注:豆类)饮水,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’”

孔子回答子路道,吃着普通饮食,侍奉父母能使其欢喜,这就称做孝。后因用“菽水承欢”为家贫而能尽孝道的典故。

宋.陈亮《祭蔡行之母太恭人文》:“夫君既没,整齐家道,母子相与为命以致菽水之欢者,又数年于此矣。”


见“菽水之欢”。《儒林外史》8回:“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,得以~,这是人生至乐之事。”


【典源】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子路曰:‘伤哉,贫也。生无以为养,死无以为礼也。’孔子曰:‘啜菽饮水,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子路说:“贫困真是可悲啊。对父母活着没法供养,死了无法尽礼。”孔子说:“即使喝豆粥饮水,能使父母心情快乐,这也就是孝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晚辈奉养长辈,对其尽孝,使其快乐。

【典形】 承欢菽水、啜菽之欢、菽水、菽水承欢、菽水亲供。

【示例】

〔承欢菽水〕 清·王摅《送徐健庵太史还朝》:“承欢艰菽水,垂老历忧悁。”

〔啜菽之欢〕 唐·元稹《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》:“贫则有啜菽之欢,仕则有捧檄之庆。”

〔菽水〕 宋·苏轼《过云龙山人张天檄》:“诗书膏吻颊,菽水媚翁媪。”

〔菽水承欢〕 唐·李商隐《祭韩氏老姑文》:“弓裘望袭,菽水承欢。”


【词语菽水承欢】  成语:菽水承欢汉语词典:菽水承欢

猜你喜欢

  • 羞与为伍

    同“羞哙伍”。《后汉书.党锢传序》:“桓 灵之间,主荒政缪,国命委于阉寺,士子羞与为伍。”见“羞与哙伍”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》:“逮桓灵之间,主政荒谬,国命委于阉寺,士子~。”【词语羞与为伍】  成语:

  • 枕块

    古代丧礼,父母死后的服丧期间,以土块作枕头,表示极其哀痛。《仪礼.丧服传》:“寝苫枕块。”《荀子.礼论》:“属茨倚庐,席薪枕块,是吉凶忧愉之情发干居处者也。”苫:草荐。属茨:编草盖顶的房子。倚庐:古人

  • 建瓴之势

    见“高屋建瓴”条。【词语建瓴之势】  成语:建瓴之势

  • 郎星

    同“郎官星”。宋李刘《满庭芳.上程宪卓》词:“卿月郎星历遍,都贪把、符竹南来。”明高启《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》诗:“后夜军门知子到,郎星应是近三台。”【词语郎星】   汉语大词典:郎星

  • 满身花影倩人扶

    倩( ㄑㄧㄥˋ qìng ):请求。 醉卧在月光下,满身花影,请人搀扶而起。 原形容人的醉态。语出唐.陆龟蒙《和袭美春夕酒醒》:“几年无事傍江湖,醉倒黄公旧酒垆。觉后不知明月上,满身花影倩人扶。

  • 飞檄愈风

    源见“檄医头疾”。赞誉文章精辟,使人振奋。唐吴融《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》诗:“飞檄愈风知妙手,也须分药救漳滨。”

  • 歌唐虞

    参见:歌遗民

  • 佽飞

    源见“佽飞斩蛟”。相传为春秋 楚国勇士,后泛指勇士。宋王安石《彭蠡》诗:“老矣安得学佽飞,买田欲弃江湖去。”清赵翼《邵松阿落一齿已而落处更生贺诗》:“童子行先尊胜队,孩儿兵压佽飞杰。”【词语佽飞】  

  • 风雨飘摇

    《诗.豳风.鸱鸮》:“予室翘翘,风雨所漂摇。”谓在风雨中飘荡摇摆。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。宋范成大《送文处厚归蜀类试》诗:“死生契阔心如铁,风雨飘摇鬓欲丝。”主谓 风雨中飘荡不定。比喻动荡不安,很不稳定。

  • 门闾之望

    《战国策.齐策六》:“王孙贾年十五,事闵王。王出走,失王之处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’”后用“门闾之望”谓父母对子女的想望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偕计》:“严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