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莫之与京

莫之与京

京:大。 表示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五世其昌,并于正卿。八世之后,莫之与京。”孔颖达疏:“莫之与京,谓无与之比大。”南朝.梁.萧统《陶渊明集序》:“其文章不群,辞彩精拔,抑扬爽朗,莫之与京。”唐.皮日休《文中子碑》:“先生之功,莫之与京。”宋.徐铉《洪州西山重建应圣宫碑铭》:“上士勤行,守臣莅职,秩祀之盛,莫之与京。宋.尤袤《全唐诗话.钱起》:“高仲武云:‘员外诗体格清奇,理致清淡,革齐宋之浮游,削梁陈之靡曼,迥然独立,莫之与京。’”


主谓 莫,没有谁。之,第三人称代词。京,高、大。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盛大。形容极大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八世之后,~。”南朝梁·萧统《陶渊明集序》:“其文章不群,词采精拔,跌宕昭彰,独超众类,抑扬爽朗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示杰出的赞誉之辞。→首屈一指 无与伦比 数一数二。也作“大莫与京”。


【词语莫之与京】  成语:莫之与京汉语词典:莫之与京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考

    《书.泰誓下》:“予克受,非予武,惟朕文考无罪。”孔传:“言文王无罪于天下。”周文王死后,武王颂之为“文考”。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。《后汉书.明帝纪赞》:“懋惟帝绩,增光文考。”唐张说《上党旧宫述圣颂

  • 众铄

    同“众口铄金”。宋王禹偁《谪居感事》诗:“众铄金须化,群排柱不支。”【词语众铄】   汉语大词典:众铄

  • 穷途阮籍

    源见“哭穷途”。借指处于困境的人。唐杜甫《即事》诗:“多病马卿无日起,穷途阮籍几时醒?”

  • 谢公梦草

    同“谢池梦草”。唐张又新《春草池》诗:“谢公梦草一差微,谪宦当时道不机。”

  • 林中酒

    源见“竹林七贤”。借指友人的欢聚宴饮。唐姚合《送刘詹事赴寿州》诗:“世上诗难得,林中酒更高。”

  • 兰香嫁张硕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《杜兰香》:“汉时有杜兰香者,自称南康人氏。以建业四年春,数诣张传。传年十七,望见其车在门外,婢通言:‘阿母所生,遣授配君,可不敬从!’传先名改硕。硕呼女前视,可十六七,说事邈然

  • 末至客

    源见“梁园赋雪”。喻称风雅才士。唐刘禹锡《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萄》:“昔年随汉使,今日寄梁王……惭非末至客,不得一枝尝。”【词语末至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末至客

  • 抗礼

    指娄敬建议汉高祖刘邦将大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(mòdúchán莫独蝉)于(如汉之君主)和亲,生子是外孙,哪有外孙和外祖父抗礼?可不战而使他们臣服。娄敬,汉初齐人。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以戍卒求见刘邦

  • 太叔辩洽

    《晋书.挚虞传》附太叔广:“东平太叔广枢机清辩,广谈,虞不能对;虞笔,广不能答;更相嗤笑,纷然於世云。”西晋时东平人太叔广,才思敏捷,出口即章。与当时名家挚虞谈论时,太叔广提出的问题挚虞常不能对答。后

  • 胡雏长啸

    《晋书.石勒载记》载:十六国中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出身于羯族,旧时称为“胡”。他随人行贩洛阳,倚上东门长啸。东晋大臣王衍见而异之,曰:“向者胡雏,吾观其声视有奇志,恐将为天下之患。”后因以“胡雏长啸”比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