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甑生尘
汉代范冉,字史云,曾为莱芜长。后隐居守贫,有时断炊。闾里为之歌日:“甑中生尘范史云,釜中生鱼范莱芜。”以形容其贫困之状。甑:瓦钵,盛饭之具。见《后汉书.范冉传》。
汉代范冉,字史云,曾为莱芜长。后隐居守贫,有时断炊。闾里为之歌日:“甑中生尘范史云,釜中生鱼范莱芜。”以形容其贫困之状。甑:瓦钵,盛饭之具。见《后汉书.范冉传》。
宋.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五十六:“杜牧为御史,分务洛阳,时李愿罢镇闲居(李愿数出任节度使官,好追求声色),声伎豪奢,高会朝客,杜瞪目注视,问李云:‘闻有紫云者,孰是?’李指之,杜凝睇良久,曰:‘名不虚
《世说新语.伤逝》:“王子猷(王徽之)、子敬俱病笃,而子敬先亡(王献之以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十三年,即公元388年亡,年四十五岁)。子猷问左右:‘何以都不闻消息?此已丧矣。’语时了不悲,便索舆(车马)
拘谨或装成端庄严肃的态度。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婿于导,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,门生归谓鉴曰:‘王氏诸少并佳,然闻信至,咸自矜持。惟一人在东床,坦腹食,独若不闻。’鉴曰:‘正此佳婿邪!’
源见“左支右绌”。谓处境窘促,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。清魏源《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》:“始,大吏咸度外待君……及董公去,而君始龃龉支诎,惟恳恳敕吏事自备,于是十余年不迁。”【词语支诎】 汉语
源见“灞陵呵夜”。借指已罢官失势的人。北周庾信《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》:“谁知灞陵下,犹有故将军。”
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:“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,仰见飞鸟。更羸谓魏王曰:‘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。’魏王曰:‘然则射可至此乎?’更羸曰:‘可。’有间,雁从东方来,更羸以虚发而下之。魏王曰:‘然则射可至此乎?
源见“李郭同舟”。喻指有声望者所乘之船。郭太本名郭泰,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避父讳,改“泰”为“太”。唐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》诗:“敢献绕朝策,恩同郭泰船。”【词语郭泰船】 汉语大词典:郭泰
《晋书.陆机传》:“弟云尝与书曰:‘君苗见兄文,辄欲烧其笔砚。’”后因以“烧砚”谓自愧文不如人而不愿再作。北周庾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非有班超之志,遂已弃笔;未见陆机之文,久同烧砚。”【词语烧砚】
《诗经.大雅.烝民》:“保兹天子,生仲山甫。”汉.毛氏传:“仲山甫,樊侯也。”汉.郑玄笺:“天安爱此天子宣王,故生樊侯仲山甫,使佐之。”山甫,指仲山甫,他是鲁献公的次子,曾辅佐周宣王中兴,官职为卿士,
源见“青门”。谓分手离别。宋贺铸《万年欢.断湘弦》词:“青门解袂,画桥回首;初沈汉佩,永断湘弦。”【词语青门解袂】 成语:青门解袂汉语大词典:青门解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