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
以:做,从事。 倘若有利于国家,就豁出性命去干,岂敢为个人打算而趋福避祸! 形容人一心为公的崇高品质和博大胸怀。语出清.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》:“力微任重亦神疲,再竭衰庸定不支。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赵阳《赤子拳心,浩然正气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2年8月14日):“他敢于直面陈言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他常将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敢因祸福避趋之’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。
以:做,从事。 倘若有利于国家,就豁出性命去干,岂敢为个人打算而趋福避祸! 形容人一心为公的崇高品质和博大胸怀。语出清.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》:“力微任重亦神疲,再竭衰庸定不支。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赵阳《赤子拳心,浩然正气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2年8月14日):“他敢于直面陈言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他常将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敢因祸福避趋之’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。
同“叱石为羊”。宋李昴英《水调歌头.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》词:“稳驾大鹏八极,叱起仙羊五石,飞佩过丹丘。”
同“半刺”。宋吴儆《次徐令韵》:“贰车漫说半刺史,多稼惟欣大有年。”
《史记.老子韩非列传》载孔子对弟子说:“至於龙吾不能知,其乘风云而上天。吾今日见老子,其犹龙邪!”后因以“老龙”指老子。元耶律楚材《河中春游有感》诗之五:“自知勋业输雏凤,且学心神似老龙。”【词语老龙
源见“负荆请罪”。谓请用荆条惩罚自己。明 孙仁孺《东郭记.其妻妾不羞也》:“王子敖半路请荆,田大夫一时倾盖。”
《庄子.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(梁,河桥)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关于此事的记载,又见《战国策.燕策一》、《史记.苏秦列传》。尾生忠于爱情,信守约誓,但头脑僵化,不知权变,故抱柱而死
源见“投梭折齿”。指晋谢鲲调戏邻女被惩事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张敞画眉,谢鲲折齿。”
参见:罗威饲犊
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,在天下人安乐之后才安乐。 表示对国家忧患、人民疾苦的关心。 常用以形容伟大政治家的抱负和胸怀。语出宋.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‘先天
比喻世事的更迭。多指新生事物代替陈旧事物,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。宋.刘斧《青琐高义.孙氏记》:“我闻古人之诗曰:‘长江后浪推前浪,浮世新人换旧人。’”主谓 比喻世事的更替发展。多指新人辈出,新事物不断向
天魔:佛教语,又名天子魔。指深著世间乐,又憎嫉一切贤圣涅槃道法者。舞:舞蹈。此典谓元顺帝怠于朝政,崇信藏传佛教,命16名宫女装扮天魔舞蹈以行乐。元顺帝(1320-1370年),名妥欢贴睦尔,明宗和世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