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聊城一封书

聊城一封书

同“鲁连书”。宋陈师道《送陈侍御陕西转运》诗:“汉虏相当庸可尽,聊城正用一封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卿分晋

    《史记.晋世家》:“昭公六年卒。六卿强,公室卑。”唐.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韩、赵、魏、范、中行及智氏为卿。”又,顷公“十二年,晋之宗家祁傒孙、叔向子,相恶于君。六卿欲弱公室,乃遂以法尽灭其族,而分其

  • 洛食

    《书.洛诰》:“我乃卜涧水东、瀍水西,惟洛食;我又卜瀍水东,亦惟洛食。”谓周公营东都,先卜地,洛得吉兆。后遂以“洛食”引申为定都。北周庾信《周使持节大将军丘乃敦崇传》:“洛食之始,上马治国。”【词语洛

  • 马前泼水

    据春秋时楚人鹖冠子所著《鹖冠子》一书记载,周时吕尚妻马氏不贤,尚穷困时,马氏不愿过贫苦生活,便提出休离。后吕尚辅佐文王和武王定鼎,被封为齐侯,一时显达,前妻遂提出复婚。尚取盆把水泼在地上,令她收取,终

  • 夸父杖

    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夸父逐日所持之杖。清赵翼《江楼野望》诗:“枉费狂奔夸父杖,大江自昔只东流。”

  • 席珍待聘

    源见“席上珍”。比喻儒者富有才德,待时用世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辞亲赴任》:“小生席珍待聘,藏器须时。”连动 铺陈着珍品,等待别人来选用。《礼记·儒引》:“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,夙夜强学以待问。”△常用

  • 目不识丁

    同“不识一丁”。清昭梿《啸亭杂录.苏昌》:“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……目不识丁,凡有文稿,皆倩吏胥讲释,合省传为笑柄。”主谓 丁,泛指简单的字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识。语本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

  • 生死而肉骨

    使死者复生,使枯骨生肉。 比喻恩德极大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吾见申叔父子,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”杜预注:“已死复生,白骨更肉。”宋.陈亮《谢郑侍郎启》:“生死肉骨之恩,今焉创见。”明.马中锡

  • 季子貂裘

    同“季子裘”。宋陆游《自阆复还汉中次益昌》诗:“季子貂裘端已弊,吴中菰米正堪烹。”【词语季子貂裘】   汉语大词典:季子貂裘

  • 同盘

    《魏书.杨椿传》:“椿临行,诫子孙曰:‘……吾兄弟,若在家,必同盘而食,若有近行,不至,必待其还,亦有过中不食,忍饥相待。’”后因以“同盘”为兄弟友爱相处之典。宋王安石《寄和甫》诗:“忆得此时花更好,

  • 梯山航海

    亦作“航海梯山”。梯山:架梯登山。航海:行船过海。形容路遥且险,历尽艰难困苦。宋明帝刘彧(439-472年)字休炳,文帝第十一子。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阳王。大明八年,为领军将军侍中。废帝刘子业时,以遭疑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