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耳食之论

耳食之论

源见“耳食”。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。清赵翼廿二史札记.新旧唐书一》:“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,此耳食之论也。”


偏正 耳食,用耳朵吃饭,表示不知食物滋味。仅是听来的言论,并不真正了解,也没确凿根据。语出《廿二史劄记·卷七》:“此则吴君臣之狡词诡说,而借荆州之名遂传至今,并为一谈,牢不可破,转似其曲在蜀者,此耳食之论也。”清·汪琬《与梁曰缉论类稿书》:“今之读某文者,不曰祖庐陵,即曰祢震川。其未读某文者亦附和云云。悠悠~,其闻之未尝心服而首肯也。”(庐陵:指欧阳修。震川:指归有光。)△贬义。多用于主观臆断方面。 →道听途说 无稽之谈 ↔言之凿凿。也作“耳食之谈”、“耳食之言”。


【词语耳食之论】  成语:耳食之论汉语词典:耳食之论

猜你喜欢

  • 焚麇

    《左传.定公五年》:“吴师居麇。子期将焚之,子西曰:‘父兄亲暴骨焉,不能收,又焚之不可。’子期曰:‘国亡矣,死者若有知也,可以歆旧祀,豈惮焚之?’焚之而又战,吴师败。”吴楚交战,吴师肓於麇(jūn)地

  • 鹢路

    源见“六鹢风”。比喻失意的仕途或不利的处境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.姑洗三月》:“龙门退水,望冠冕以何年;鹢路颓风,想簪缨于几载。”【词语鹢路】   汉语大词典:鹢路

  • 松菊主人

    源见“陶潜三径”。喻隐者。《新唐书.韦表微传》:“吾年五十……将为松菊主人,不愧陶渊明。”【词语松菊主人】  成语:松菊主人汉语大词典:松菊主人

  • 晋贤醉

    源见“竹林七贤”。借指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。唐薛涛《酬人雨后玩竹》诗:“多留晋贤醉,早伴舜妃悲。”

  • 回车阪

    源见“王尊叱驭”。借指险境。清王士禛《徐五兄自号嵇庵》诗:“往往逢途穷,痛哭回车阪。”

  • 诗塘春草

    源见“梦惠连”。指因梦而得佳句美篇。宋晁补之《安公子.送进道四弟赴官无为》词:“水驿孤帆明夜事,此欢重省。梦回处,诗塘春草愁难整。”

  • 短绠汲深

    同“绠短汲深”。唐严挺之《大智禅师碑铭》序:“顾才不称物,短绠汲深。”主谓 太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,比喻人学识浅陋,不明深理,或不胜重任。《管子》:“短绠不可以汲深井,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。”《荀

  • 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

    见:同“现”。 天下太平就出仕,不太平就退隐。 这是古人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”元.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一折:“岂不闻圣人之言天下有道

  • 郭家金穴

    《后汉书.光武郭皇后纪》载:郭后弟况“迁大鸿胪,帝数幸其第,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,赏赐金钱缣帛,丰盛莫比,京师号况家为金穴。”后以“郭家金穴”喻豪富之家。《警世通言.吕大郎还金完骨肉》:“一愿得邓氏铜山

  • 高鸿

    源见“鸿飞冥冥”。喻指志向高远的人。宋苏轼《和刘道原寄张师民》:“腐鼠何劳吓,高鸿本自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