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.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竹》:“竹花白如枣花,结实如小麦,子无气味,而濇江、浙江人号为竹米,以为荒年之兆。”竹,本是观赏植物,六十年一开花,花结实(即竹米,制粉可食),其竹则枯。一旦以竹米为生,荒年之状
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孙兴公(孙绰字兴公)作《天台赋》成,以示范荣期(晋范启,字荣期)云:‘卿试掷地,要作金石声。’”《晋书.孙绰传》:“尝作《天台山赋》,词致甚工,初成,以示友人范荣期,云:‘卿试掷
笏(hù护),古代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的板子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。用笏来打击奸臣,则出自唐段秀实之事迹。亦称“夺笏击贼”。段秀实(719-783年),字成公,陇州(qiān千
《宋书.陶潜传》载:陶潜晚年归隐故里柴桑,有脚疾,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。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。后因以“柴桑”代指故里。清赵翼《哭亡儿耆瑞》诗之五:“葬留嬴 博空题墓,归到柴桑孰舁舆?”亦借指陶潜。唐
参见: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其他 形容穷得一无所有。语本《新唐书·五行志》:“咸通时(唐懿宗)童谣曰:‘头无片瓦,地有残灰。’”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富农带着讥笑的声调说道:‘你们~,为什
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谓寒士自求用世。元鲜于枢《华鲸引》:“君不见饭牛自卖亦何者,逢时自致千秋名。”
源见“伊尹荷鼎自进”。喻贤臣。《宋书.前废帝纪》:“每结梦庖鼎,瞻言板筑。”【词语庖鼎】 汉语大词典:庖鼎
同“太仓稊米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回:“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朋友,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;但恐太仓一粟,无济于事。”见“太仓稊米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3回:“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朋友,多少大家
源见“乘车戴笠”。喻初交。清尤侗《哭曹顾庵学士》诗之二:“车笠相逢三十年,少君一岁我随肩。”
见〔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