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秦宓论天

秦宓论天

三国志.蜀书.秦宓传》:“秦宓字子勃,广汉緜竹人也。……建兴二年,丞相亮领益州牧,选宓迎为别驾,寻拜左中郎将、长水校尉。吴遣使张温来聘,百官皆往饯焉。众人皆集而宓未往,亮累遣人促之,温曰:‘彼何人也?’亮曰:‘益州学士也。’及至,温问曰:‘君学乎?’宓曰:‘五尺童子皆学,何必小人!’温复问曰:‘天有头乎?’宓曰:‘有之。’温曰:‘在何方也?’宓曰:‘在西方。《诗》曰:“乃眷西顾。”(注:见《诗经.大雅.皇矣》)以此推之,头在西方。’温曰:‘天有耳乎?’宓曰:‘天处高而听卑,《诗》云:“鹤鸣九皋,声闻于天。”(注:见《诗经.小雅.鹤鸣)若其无耳,何以听之?’温曰:‘天有足乎?’宓曰:‘有。《诗》云:“天步艰难,之子不犹。”(注:见《诗经.小雅.白华》)若其无足,何以步之?’温曰:‘天有姓乎?’宓曰:‘有’。温曰:‘何姓?’宓曰:‘姓刘。’温曰:‘何以知之?’答曰:‘天子姓刘,故以此知之。’温曰:‘日生于东乎?’宓曰:‘虽生于东而没于西。’答问如响,应声而出,于是温大敬服。宓之文辩,皆此类也。”宓,音mì。

秦宓回答张温提出的有关天的论难,表面上看来,似是无稽之谈,又似诡辩,实则是围绕东吴与西蜀谁是正统的一场论争。秦宓以天的头在西方,天子姓刘,日出于东而没于西等,处处维护了西蜀刘氏政权的尊严。后因用为善于论辩之典。

明.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卷三:“黄琬对日,秦宓论天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负隅顽抗

    源见“冯妇”。谓依靠某种条件顽固抵抗。徐海东《奠基礼》:“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,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,死不投降。”偏正 依靠某种条件,顽固进行抵抗。李存葆《高山下的花环》:“扼守在堑壕中的敌

  • 玉温

    《礼记.聘义》:“君子比德于玉焉,温润而泽,仁也。”后因以“玉温”谓仁德。宋张耒《大礼庆成赋》:“天子粹然玉温,健然天运。”【词语玉温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温

  • 奉檄色喜

    参见:捧檄连动 奉,同“捧”。檄,委任令。原指做官喜得俸禄以养亲。后泛指得官就任,喜形于色。《后汉书·刘赵淳于江刘周赵传》载,毛义家贫,以孝行称。后得官,义奉檄而入,喜动颜色。△多用于任官职方面。【词

  • 卖药藏名

    源见“韩康卖药”。谓不求见知于世。南朝 梁萧纲《七励》:“卖药无藏名之老,河 泗无洗耳之翁。”

  • 五尺髯

    《晋书.刘曜载记》:“刘曜字永明,元海之族子也。少孤,见养于元海。幼而聪慧,有奇度。年八岁,从元海猎于西山,遇雨,止树下,迅雷震树,旁人莫不颠仆,曜神色自若。元海异之曰:‘此吾家千里驹也,从兄为不亡矣

  • 伯龙贫

    源见“鬼笑穷”。泛指士人贫穷,生计窘迫。宋苏舜钦《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》诗:“谁知公冶罪,众笑伯龙贫。”

  • 牛蹄之鱼

    同“牛蹄中鱼”。《孔丛子.连丛子下》:“且今已乏矣,而方须租入,是犹古人欲决江海以救牛蹄之鱼之类也。”【词语牛蹄之鱼】  成语:牛蹄之鱼汉语大词典:牛蹄之鱼

  • 不济事

    成不了事。《北齐书.高昂传》:“高祖曰:‘高都督纯将汉儿,恐不济事。’”元末明初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七十一回:“鲁智深便道:‘只今满朝文武,多是奸邪,蒙蔽圣聪,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,洗杀怎的干净?招安不济

  • 越鸱夷

    源见“范蠡扁舟”。指归隐后的范蠡。唐李颀《赠别高三十五》诗:“焉知汉高士,莫识越鸱夷。”

  • 竖豹尾

    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江水三》:“《武昌记》曰:‘樊口南有大姥庙。孙权常猎于山下,依夕,见一姥,问权:“猎何所得?”曰:“正得一豹。”母曰:“何不竖豹尾?”忽然不见。’应劭《汉官序》曰:‘豹尾过后,执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