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盲翁扪籥

盲翁扪籥

源见“扣槃扪烛”。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。清赵翼《岣嵝碑歌》:“盲翁扪籥但取似,叶公好龙固为名。”


主谓 比喻只了解片面情况或只凭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。语本宋·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槃。’扣槃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’扪烛而得其形,他日揣籥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钟籥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”清·赵翼《岣嵝碑歌》:“~但取似,叶公好龙固为名。”△用于片面认识方面→盲人摸象 ↔洞若观火。也作“盲人扪烛”。


【词语盲翁扪籥】  成语:盲翁扪籥汉语词典:盲翁扪籥

猜你喜欢

  • 乘桴

    源见“乘桴浮海”。原谓乘坐竹木小筏。后用以指避世。唐王维《济上四贤咏.崔录事》:“已闻能狎鸟,余欲共乘桴。”【词语乘桴】   汉语大词典:乘桴

  • 石碑堕泪

    源见“堕泪碑”。表示对为官有德政者的追怀伤悼之情。宋刘克庄《水调歌头.游蒲涧》词:“丞相祠堂何处,太傅石碑堕泪,木老瀑泉寒。”

  • 白头苏武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比喻历尽风霜。唐温庭筠《达摩支曲》:“红泪文君 洛水春,白头苏武天山雪。”

  • 东门牵犬

    源见“叹黄犬”。借指平民家居的闲适生活。元陈孚《上蔡县驿》诗:“东门牵犬无穷乐,谁遣君侯不早归?”

  • 剡曲兴尽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谓乘兴访友兴尽而归。清陈维崧《龙山会.暮秋蘧庵先生自吴中归词以讯之》词:“剡曲兴尽王猷,懒心情,最聊萧唯画。”

  • 四君

    汉代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当此之时,齐有孟尝,赵有平原,楚有春申,魏有信陵,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。”史又称为“四公子”或“四豪”。

  • 持禄养身

    又作“持禄保位”。持:保持。禄:禄位;官爵。养身:养护自身。指以保住禄位来养护自身。 熊赐履(1635-1709年),字敬修,一字青岳,湖北孝感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进士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康熙六

  • 玉杯

    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:“说《春秋》事得失,《闻举》、《玉杯》、《蕃露》、《清明》、《竹林》之属,复数十篇。”颜师古注:“皆其所著书名也。”后因以“玉杯”泛称重要的著作。北周庾信《小园赋》:“琴号珠柱,书

  • 闭关

    同“闭门却扫”。宋苏轼《次韵答邦直子由五首》之五:“五斗尘劳尚足留,闭关却欲治幽忧。”【词语闭关】   汉语大词典:闭关

  • 狐踪兔穴

    晋.张载《七哀诗二首》之一:“蒙茏荆棘生,蹊径登童竖。狐兔穴其中,芜秽不复扫。颓陇并垦发,萌隶营农圃。昔为万乘君,今为丘中土。”张载此诗悲叹昔日汉帝陵墓今日化作狐兔出没的废墟。后人因以“狐踪兔穴”等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