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

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

比喻乱碰瞎闯,危险已极。语出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……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殷曰:‘百岁老翁攀枯枝’。顾曰:‘井上辘轳卧婴儿。’殷有一参军在坐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’”《慈禧太后演义》三八回:“俄舰自数万里到来,一股锐气早已中衰,既入日本海……海道又是未熟,好像盲人瞎马,夜半深池,稍识兵法的旁人,已晓得俄舰无幸了。”李亚农《欣然斋史论集.总序》:“若没有下功夫去研究继承什么,如何继承,就想随随便便地凭空创造什么新事物,这种做法,简直是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


其他 瞎子骑着瞎马,半夜里又走到深潭边沿仍不知道面临的危险。比喻做事时乱碰瞎闯,危险到了极点。李亚农《欣然斋史论集·总序》:“若没有下功夫去研究继承什么,如何继承,就想随随便便地凭空创造什么新事物,这种做法简直是~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形容处事的态度和面临的境地。→问道于盲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↔安然无恙 化险为夷。也作“盲人瞎马,夜半临池”、“盲人瞎马”。


【词语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】  成语: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无达诂,易无达占,春秋无达辞

    诗:《诗经》。达:通行,共通。诂:以今言解释古语。易:《周易》。占:卜问,预测。春秋:古代史书。 《诗经》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;《周易》没有一成不变的预测;《春秋》没有一成不变的用辞。 意谓对古代经

  • 容驷

    同“门容驷”。宋苏轼《闭户》诗:“巷僻断非容驷路,肠枯那有蹴蔬羊!”

  • 稚子

    本义为小儿;又喻指笋或作笋的别名。唐代杜甫《漫兴》诗:“竹根稚子无人见,沙上凫雏傍母眠。”宋代姚宽《西溪丛语》:“杜牧之诗:‘小莲娃欲语,幽笋稚相携。’言笋如稚子,与‘竹根稚子’同意。”《事物异名录.

  • 同舍持金

    源见“不疑诬金”。称人受诬蒙冤。清唐孙华《哭姜编修西溟》诗:“比邻窃斧真无罪,同舍持金别有郎。”

  • 休明鼎尚重

    源见“问鼎”。谓王位不可图谋。南朝 梁庾肩吾《乱后行经吴御亭》诗:“休明鼎尚重,秉礼国犹存。”

  • 鳏寡惸独

    同“鳏寡孤独”。唐李白《虞城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公勗之亲邻,厄以凶事,而鳏寡惸独,众所赖焉。”【词语鳏寡惸独】  成语:鳏寡惸独汉语大词典:鳏寡惸独

  • 自有公论

    自然有公正的舆论。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王大将军下,庚公问:‘闻卿有四支,……何者居其右?’王曰:‘自有人。’又问:‘何者是?王曰:‘噫,其自有公论。’”王大将军:王敦。【词语自有公论】  成语:自有

  • 天与人归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‘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’曰:‘天与之。’”《穀梁传.庄公三年》:“其曰王者,民之所归往也。”后以“天与人归”称天命所属,人心所向。《三国演义》六十回:“若执狐疑之心,迁延日久,

  • 风高落帽

    同“风前落帽”。清 叶申芗《青玉案.九日登郡后山》词:“风高落帽高人致,末座难逢孟嘉至,试问黄花开也未?”

  • 鱼水

    《管子.小问》:“管仲曰:‘然公使我求宁戚,宁戚应我曰:‘浩浩乎!’吾不识。’婢子曰:‘《诗》有之:浩浩者水,育育者鱼。未有室家,而安召我居?宁子其欲室乎?’”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(先主)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