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三之气
《老子》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。”后因以“生三之气”指天地阴阳。前蜀杜光庭《中元众修金箓斋词》:“散淳一之根,潜分步骤;鼓生三之气,以制寰瀛。”
《老子》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。”后因以“生三之气”指天地阴阳。前蜀杜光庭《中元众修金箓斋词》:“散淳一之根,潜分步骤;鼓生三之气,以制寰瀛。”
源见“随阳雁”。指大雁。唐 梁献《王昭君》诗:“一闻阳鸟至,思绝汉宫春。”【词语阳鸟】 汉语大词典:阳鸟
廊庙:殿下屋和太庙。旧时指代朝廷。 建筑廊庙的木材,并非一棵大树的枝干。 比喻建国大业,须得众人之力。语出《慎子.知忠》:“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;粹白之裘,盖非一狐之皮也。”《汉书.娄敬、叔孙
《梁书.文学传下.刘峻传》:“刘峻字孝标,平原平原人……天监初,召入西省,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。……安成王秀好峻学,及迁荆州,引为户曹参军,给其书籍,使抄录事类,名曰《类苑》,未及成,复以疾去,因游东阳
谓停止武备,修明文教。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 “太尉官罢久矣,丞相兼之,所以偃武兴文也。” 参见:○归马放牛见“偃武修文”。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太尉官罢久矣,丞相兼之,所以~也。”【词语偃武兴
《礼记.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,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。”《礼记.礼运篇》本段所反映的是私有制产生与发展后,社会进入奴隶制阶级社会的社会状况——财产私有制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产生,禹以后传子继承君位
《礼记.中庸》: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”后以“并行不悖”谓同时存在同时进行不相冲突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四二:“问:二条在学者当并行不悖否?曰:皆当如此做。”并列 悖,抵触,相冲突。原是说各种
三国魏.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,以扶之者众也。”百足,亦名马陆,马蚿,虫名。长约寸许,体如圆管,有很多环节和腿足,切断后仍能蠕动不倒。僵:仆,倒。言百足虫虽死仍有腿足支撑而不会倒下。后以
源见“斗酒只鸡”。指祭品。清毛奇龄《将归赠丘四象随》诗:“况曾仗节急朋友,一死一生见要久。白马南驰范巨车,炙鸡远酹桥玄酒。”
畴昔:往日,从前。畴,发语词。 犹言前夜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于两楹之间。”宋.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呜呼噫嘻,我知之矣。畴昔之夜,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耶?”偏正 畴昔,往日,前
唐.李濬《松窗杂录》:“太和、开成中,有程修己者,以善画得进谒。修己始以孝廉召入籍,故上不甚以画者流视之。会春暮,内殿赏牡丹花。上颇好诗,因问修己曰:‘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,谁为首出?’修己对曰:‘臣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