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甘棠

甘棠

诗经.召南.甘棠.序》:“《甘棠》美召伯(即周时召公姬奭,为西伯)。召伯之教,明于南国。”

其《甘棠》诗曰:“蔽芾甘棠,勿剪勿伐。召伯所茇(音bá,止于草舍中)!蔽芾甘棠,勿剪勿败。召伯所憩!蔽芾甘棠,勿剪勿拜(攀扒)。召伯所说(说,通税,税驾,歇息车马)。”

史记.燕召公世家》:“召公之治西方,甚得兆民和。召公巡行乡邑,有棠树(即棠梨树),决狱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,无失职者。召公卒,而民人思召公之政,怀棠树不敢伐,歌咏之,作《甘棠》之诗。”

唐.张守节《正义》注引《括地志》云:“召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。召伯听讼甘棠之下,周人思之,不伐其树,后人怀其德,因立庙,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。”

此事又见《左传.昭公二年》晋.杜预注。

甘棠,据《尔雅.释木》说就是杜。有赤白二种,赤曰杜,白曰棠,即甘棠,又称棠梨。《甘棠》为《诗经.召南》的篇名。周武王时,召公姬奭为西伯,有善政。相传他到乡间曾在棠树之下处理政务,时人为了纪念他而作《甘棠》之诗。后因以“甘棠”、“召公棠”等用为称颂或追怀官吏美政的典故。

①唐.刘禹锡《答衢州徐使君》诗:“闻道天台有遗爱,人将琪树比甘棠。”②南朝.梁.刘孝绰《栖隐寺碑铭》:“惟新召棠,且思羊碑。”③宋.李公昴《贺新郎.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》词:“清明官府歌棠芾(芾,树枝叶小而茂密相遮蔽),且萧闲事外,下看玉城珠市。”④唐.刘长卿《余干夜宴谏议召游湖不赴》诗:“幸容栖托分,犹恋旧棠阴。”⑤唐.蔡希寂《陕中作》诗:“川原余让畔,歌吹忆遗棠。”⑥唐.司空曙《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花寄徐侍郎》诗:“留客胜看竹,思人比爱棠。”⑦唐.骆宾王《至分陕》诗:“憩棠疑勿剪,曳葛似攀樛(音jiū,向下弯曲的树木)。”


【词语甘棠】   汉语词典:甘棠

猜你喜欢

  • 剪须

    《旧唐书.李勣传》:“勣时遇暴疾(注:李勣,本姓徐,名世勣,永徽中,以犯太宗讳改单名为勣,后赐姓李),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,太宗乃自剪须,为其和药。勣顿首见血,泣以恳谢,帝曰:‘吾为社稷计耳,不烦深谢。

  • 别鹤离鸾

    源见“别鹤操”、“离鸾别凤”。比喻夫妻离散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槐西杂志四》:“君百计营求,归吾妻子,恒耿耿不忘。今君别鹤离鸾,自合为君料理。”见“别鹤孤鸾”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四》:

  • 江郎五色笔

    同“江淹笔”。清施补华《岘傭说诗》三四:“谢玄晖名句络绎,清丽居宗……其秀气成采,江郎五色笔尚不能逮。”

  • 钓客

    同“钓鳌客”。清 丘逢甲《仙屏中丞见和前诗感事述怀叠韵奉答》之二:“上书曾陨孤臣泪,怀刺新投钓客名。”【词语钓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钓客

  • 酪奴

    北魏.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三“城南报德寺”:“肃(王肃字恭懿,琅琊人,为尚书令)初入国,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,常食鲫鱼羹,渴饮茗汁。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,号为‘漏卮’。经数年已后,肃与高祖(注:北魏孝

  • 桑榆补

    源见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谓善于补救失误。清赵翼《树斋大司马述庵少司寇奉使秦邮扁舟往晤留连永日别后却寄》诗:“在朝与在野,均贵桑榆补。”【词语桑榆补】   汉语大词典:桑榆补

  • 鸣岐

    源见“岐山鸣凤”。指皇朝运兴的瑞应。《隋书.许善心传》:“丹乌流火,白雉从凤。栖阿德劭,鸣岐祚隆。”【词语鸣岐】   汉语大词典:鸣岐

  • 郝氏书囊

    源见“晒腹”。比喻诗书满腹。唐卢照邻《七日绵州泛舟诗》序:“边生经笥,送炎气以濯缨;郝氏书囊,临秋光而曝背。”

  • 召公棠

    《诗.召南.甘棠序》:“《甘棠》,美召伯也。召伯之教,明于南国。”《史记.燕召公世家》:“召公之治西方,甚得兆民和。召公巡行乡邑,有棠树,决狱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,各得其所,无失职者。召公卒,而民人

  • 石风

    同“石尤风”。明王思任《邹园》诗:“鹤行松雨后,猿啸石风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