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猿献玉环

猿献玉环

后蜀.顾夐《袁氏传》:“……袁氏己鞫(注:穷困)育二子,治家甚严,不喜参杂。后恪之长安谒旧友人,王相国缙遂荐于南康张万顷大夫,为经略判官,挈家而往。袁氏每遇青松高山,凝睇久之,若有不快意。到端州,袁氏曰:‘去此半程,江壖(音ruǎn,空地)有峡山寺。我家旧有门徒僧惠幽,居于此寺,别来数十年,僧行夏腊(注:僧人出家的年数)极高,能别形骸,善出尘垢,傥经彼设食,颇益南行之福。’恪曰:‘然。’遂办斋蔬之具。及抵寺,袁氏欣然易服理粧,携二子诣老僧院,若熟其经者。恪颇异之,遂持碧玉环子以献,僧曰:‘此是院中旧物。’僧亦不晓(指不知碧玉环何以落到孙恪手)。及斋罢,有野猿数十,连臂下于高松而食于台上,后悲啸扪萝而跃。袁氏恻然,俄命笔题僧壁曰:‘剖破恩情役此心,无端变化几湮沉。不如遂伴归山去,长啸一声烟雾深。’乃掷笔于地,抚二子咽泣数声,语恪曰:‘好住好住,吾当永诀矣!’遂裂衣化为老猿,追啸者跃树而去,将抵深山而复返视。恪乃惊怛,若魂飞神丧。良久,抚二子一恸,乃询于老僧,僧方悟(曰):‘此猿是贫道为沙弥时所养。开元中,有天使高力士经过此,怜其慧黠,以束帛而易之。闻坻(音zhǐ,著,止)京师,献于天子。时有天使来往,多说其慧黠过人,常驯扰于上阳宫内。及安史之乱,即不知所之。于戏!不期今日更睹其怪异耳。碧玉环者,本诃陵(注:古南海有诃陵国)胡人所施,当时亦随猿颈而往。今方悟矣。’恪遂惆怅,舣舟(注:船拢岸。舣,音yǐ)六、七日,携二子而回棹,更不能之任矣。”此事又见裴铏《传奇》。

孙恪娶妻袁氏,在挈妻子赴任途中,路经端州,游峡山寺。恪将一碧玉环献给老僧。斋饭后,有野猿数十悲啸而来,袁氏见同类来迎,心绪悲恻,于是命笔赋诗,与丈夫及二子诀别,化为老猿,长啸追逐而去。至此,僧人方才明白此猿是自己为沙弥时所饲养后献给天子的那只猴子,碧玉环是诃陵胡人布施给寺院的旧物,献猿时系在猿的脖颈上而带往唐宫的。后因用为离奇失妇的典故。

幼学琼林》卷四“鸟兽”:“猿献玉环,孙恪自峡山失妇;鹿随丹毂,郑宏从汉室封公(见“画鹿轓”)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恒代遗风

    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治家》:“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,争讼曲直,造请逢迎,车乘填街衢,绮罗盈府寺,代子求官,为夫诉屈,此乃恒 代之遗风乎?”卢文弨注引阎若璩《潜邱杂记》:“有以恒 代之遗风问者,余曰:

  • 郢客

    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指歌手、诗人。唐姚合《咏雪》:“飞随郢客歌声远,散逐宫娥舞袖回。”明李东阳《寿祭酒罗先生七十次所寄韵》之二:“郢客高词渐寡和,杜陵新赠怯轻为。”亦借指格调高雅的乐曲或诗文。宋刘克庄《

  • 池塘一句诗

    同“池塘丽句”。唐吴融《莺》诗:“谢家园里成吟久,只欠池塘一句诗。”

  • 割鸡笑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形容治理好小邑,轻松愉快。宋叶適《赵知县挽词》:“空闻割鸡笑,不见化凫留。”

  • 陈师鞠旅

    陈师:陈列军队。鞠旅:对军队讲话。鞠,告。 指集合军队,进行战斗动员。语出《诗.小雅.采芑》:“方叔率止,钲人伐鼓,陈师鞠旅”。郑玄笺:“此言将战之日,陈列其师旅,誓告之也。”汉.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

  • 昧谷

    传说中太阳西下的地方。《书.尧曲》:“分命和仲,宅西,曰昧谷。”孔安国传:“昧,冥也。日入于谷而天下冥,故曰昧谷。”【词语昧谷】   汉语大词典:昧谷

  • 鹬蚌相斗

    同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要之蛮 触相争,原无关于轻重,鹬蚌相斗,要自互有损伤。”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~,要自互有损伤。”【词语鹬蚌相

  • 铜山铁壁

    此典为南宋李伯玉坚毅不阿事。李伯玉,字纯甫,号斛峰。宋饶州余干(今属江西)人。初名诚,因犯理宗潜讳改名。理宗端平二年(1235年)进士第二,授观察推官、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、太学博士。召试馆职,累迁太府

  • 晏驾

    古代称帝王死亡的讳辞。《战国策.秦策五》:“秦王老矣,一日晏驾,虽有子异人,不足以结秦。”汉代高诱注:“晏,晚也,日暮而驾归太阴也,谓死亡也。”驾:车驾。《史记.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宫车一日晏驾,是事之

  • 其父杀人报仇,其子必且行劫

    有杀人报仇的父亲,一定有打家劫舍的儿子。 表示家庭教养和环境薰陶对人的影响极大。语出宋.苏轼《荀卿论》:“今观荀卿之书,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,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……其父杀人报仇,其子必且行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