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独占鳌头

独占鳌头

清.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卷三:“胪传(科举制度下,殿试后,皇帝传旨召见新考中的进士,依次唱名传呼,叫“胪传”,也叫“胪唱”)毕,赞礼官引东班状元、西班榜眼二人,前趋至殿陛下,迎殿试榜。抵陛,则状元稍前进,立中陛石上,石正中镌升龙及巨鳌,盖禁跸出入所由,即古所谓螭头矣,俗语所本以此。”

科举制度下,称殿试一甲头名状元及第为“独占鳌头”。旧时亦泛称在各种竞赛中获第一名为“独占鳌头”。

宋.释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二:“座主登庸归凤阁,门生批诏立鳌头。”


述宾 原指状元及第。现喻考试得第一。语本清·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:“俗语谓状元独占鳌头,非尽无稽,胪传毕,赞礼官引东班状元,西班榜眼两人,前趋至殿陛下,迎殿试榜。抵陛则状元稍前进,立中陛石上。正中镌升龙及巨鳌,盖禁跸出入所由,即古所谓螭头矣。”吴翼民《戏在高潮处》:“陈璐外形美,~,这使居苇倾心,但更使他倾心的是陈璐独具着压倒一切的优势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形容第一。→名列前茅 首屈一指 状元及第 无出其右 ↔名落孙山。也作“鳌头独占”。


古称及第之状元为 “独占鳌头”。何以谓此?

科举时代,举人考进士被录取者分为三甲,一甲进士谓之进士及第,二甲谓之进士出身,三甲称为赐同进士出身。一甲进士头三名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

清·洪亮吉 《北江诗话》卷三记载,发榜时,传胪宣布及第状元、榜眼、探花等人名单,赞礼官便引领东班状元、西班榜眼二人,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。到了皇宫台阶后,状元便稍上前,站在中间台阶石上,而石上正中则镌刻有升龙及巨鳌 ( 大海龟或大鳖) ,状元站在那里 ( 鳌头位置) ,因称 “独占鳌头”。

后世竞赛中第一名获得者亦以此语相称。


【词语独占鳌头】  成语:独占鳌头汉语词典:独占鳌头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仇敌忾

    忾,愤恨,愤怒。同仇敌忾,指共同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愤怒。公元前506年,吴王阖庐率师攻楚,长驱直入,七战破郢,楚昭王逃亡在外,楚臣申包胥步行至秦国首都咸阳,于宫门外痛器七天七夜,使得秦康公十

  • 陈抟堕驴背

    宋王偁《东都事略.陈抟传》:“〔陈抟〕尝乘白驴欲入汴,中涂闻太祖登极,大笑坠驴,曰:‘天下于是定矣!’”又宋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七:“华山隐士陈抟……尝乘白骡(或作驴),从恶少年数百,欲入汴州。中途闻

  • 守株伺兔

    同“守株待兔”。《后汉书.张衡传》:“世易俗异,事埶舛殊,不能通其变,而一度以揆之,斯契船而求剑、守株而伺兔也。”宋黄庭坚《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》诗:“守株伺投兔,岁晚将何获?”

  • 吹箫声断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喻指意中人离去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》词:“人去后,吹箫声断,倚楼人独。”

  • 笑处藏刀

    同“笑里藏刀”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点差》:“威权震主,势焰熏人,笑处藏刀,毒性有如蜂虿。”见“笑里藏刀”。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点差》:“威权震主,势焰薰人,~,毒性有如蜂虿。”【词语笑处藏刀】  成语:笑

  • 干戈蛮触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谓为功名利禄而交争。金元好问《箕山》诗:“干戈几蛮 触,宇宙日流血。”

  • 河汉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传说中通往天河的船。宋曾巩《酬王徽之汴中见赠》诗:“河汉槎虽通远客,蓬莱风未纵归船。”

  • 使臣槎

    同“使槎”。清黄遵宪《大狱四首》之四:“疏防司理馆,谢罪使臣槎。”

  • 师严然后道尊

    严:尊敬。道:原指孔孟之道。后也泛指老师的教诲。 老师受到尊敬,然后他所教诲的道理才受到尊重。语出《礼记.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郑玄注:“严,尊敬也。”《韩

  • 韫椟

    同“韫椟而藏”。《剪灯新话.联芳楼记》:“久处闺闱,粗通经史,非不知钻穴之可丑,韫椟之可佳也。”【词语韫椟】   汉语大词典:韫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