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.严光》:“司徒霸(侯霸)与光素旧,欲屈光到霸所语言,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,光不起,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,问子道曰:‘君房素痴,今为三公,宁小瘥否?’子道曰:‘位已鼎足,不痴也。’
见〔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〕。
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:“于是周西伯猎,果遇太公于渭之阳,与语大说……故号之曰‘太公望’,载与俱归,立为师。”据《史记》述周文王在渭水之阳遇姜太公,十分欣赏他的才能,用车载他一同回朝,拜为师。后遂用为择
《汉书.张释之传》:“释之既朝毕,因前言便宜事。文帝曰:‘卑之,毋甚高论,令今可行也。’”卑:低下。高论:高明的议论。原意是讲文帝要张释之谈当前的实际问题,不要空发议论。后用卑之无甚高论喻指见解一般,
《新唐书.马周传》:“……至长安,舍中郎将常何家。贞观五年,诏百官言得失,何武人不涉学,周为条二十余事,皆当世所切。太宗怪问何,何曰:‘此非臣所能,家客马周教臣言之,客忠孝人也。帝即召之,……与语,帝
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重新被朝廷征召任用。明李东阳《和方石先生留别韵二首》之二:“已起谢安还复卧,未秋张翰忽先归。”
源见“桀犬吠尧”。指攻击好人的恶者爪牙。郭沫若《歌颂群英大会》诗:“国内和国外尽管有一些吠尧桀犬,它们的狂吠只表现了它们的可怜。”
唐颜真卿《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》:“后闻于褚河南曰,用笔当须印泥画沙,思所以不悟。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,令人意悦欲书,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,明利媚好,乃悟用笔而锥画沙,使其藏锋,画乃沉著。”后因以“
《春秋.桓公二年》:“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。戊申,纳于大庙(周公庙)。”《左传.桓公二年》:“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。戊申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臧哀伯谏曰:‘君人者、将昭德塞违,以临照百官,犹惧或失之,故
同“黄公酒垆”。明夏完淳《闻大鸿仲熊讣》诗:“叩阍应有路,兄弟竟齐游。盱眕同时尽,褒 融一日收。黄垆人已变,清泪梦中流。”【词语黄垆】 汉语大词典:黄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