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意:用心。等闲:随便。 元明熟语。比喻用心做的事做不成功,而无意做的事反有结果。语出元.关汉卿《鲁斋郎》二折:“着意栽花花不发,等闲插柳柳成阴。谁识张珪坟院里,倒有风流可喜活观音。”《警世通言.三
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谓南飞,南征。比喻抱负远大。唐高適《东平路作》诗之一:“南图适不就,东走岂吾心?”【词语南图】 汉语大词典:南图
同“剪发待宾”。元谭处端《酹江月.题酒》词:“东里死生俱忘,待宾截发,陶母款贤友。”【词语待宾截发】 汉语大词典:待宾截发
《陈书.后主纪》又《张贵妃传》载:南朝末,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在隋兵攻占台城、兵临其宫时,投景阳殿井。至夜,为隋兵所执,做了俘虏。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。又名胭脂井,故址在今江苏 南京 玄武湖侧。后用为典故
北魏.郦道元《水经注.江水》(卷三四):西陵峡“其叠崿秀峰,奇构异形,固难以辞叙。林木萧森,离离蔚蔚,乃在云气之表。仰瞩俯映,弥习弥佳。留连信宿,不觉忘返。目所履历,未尝有也。既自欣得此奇观,山水有灵
《管子.任法》:“然故下之事上也,如响之应声也;臣之事主也,如影之从形也。”后因以“如影随形”喻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关系密切,不能分离。宋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其问祸淫福善,莫不如影随形,焕若丹青,明
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三:“(达磨)葬熊耳山。……后三岁,魏宋云奉使西域回,遇师于葱岭,见手携只履,翩翩独逝。云问师何往?曰:‘西天去。……’云闻之茫然,别师东迈。暨复命,……云具奏其事,帝令啟圹
源见“燕雀相贺”。谓祝贺新厦落成。北周庾信《登州中新阁》诗:“徒然思燕贺,无以预鹍翔。”唐崔融《代家奉御贺明堂成表》:“仰之不逮,虽谢于鹍翔;成辄相欢,窃同于燕贺。”【词语燕贺】 汉语大词典:燕贺
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、“完璧归赵”。比喻失而复得,恢复原样。明乌斯道《仗锡寺碑》:“于是殚心瘁容,躬走官府,招亡植坏,保守先业于纲纪糜烂之后,甫七岁,珠还璧全,俾圆领方袍之士不觖望。”
同“垫角风标”。元宋无《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》诗:“自补寻山屐,谁亲垫雨巾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