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火辨良玉

火辨良玉

源见“美玉经三火”。比喻经过艰苦考验,方能辨别出具有坚贞品质的人才。唐白居易《题赠郑秘书徵君》诗:“在火辨良玉,经霜识贞松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譬若钟山之玉,炊以炉炭,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,则至德天地之精也。”

【今译】 昆仑山 (别名钟山) 的玉,放在炉火中烧三天三夜,色泽依然不变,是真正的良玉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真正的英雄志士经得起考验,越经磨炼,越显出英雄本色。

【典形】 火辨良玉、久炊为真玉、美玉经三火、试良玉、试玉、真玉烧不热。

【示例】

〔火辨良玉〕 唐·白居易《题赠郑秘书徵君》:“在火辨良玉,经霜识贞松。”

〔久炊为真玉〕 清·黄鷟来《别尘公》:“久炊始觉为真玉,未涅何因见不缁。”

〔美玉经三火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子由寄题》:“羡君美玉经三火,笑我枯桑困八蚕。”

〔试良玉〕 宋·苏轼《送蔡冠卿知饶州》:“莫嗟天骥逐羸牛,欲试良玉须猛火。”

〔试玉〕 唐·白居易《放言》: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”

〔真玉烧不热〕 唐·顾况《赠别崔十三长官》:“真玉烧不热,宝剑拗不折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腰常折

    同“腰恒折”。宋陈与义《元方用韵见寄》之二:“不辞彭泽腰常折,却得邯郸梦少留。”

  • 勒燕然

    同“勒铭燕然”。唐徐知仁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:“由来词翰手,今日勒燕然。”

  • 有伦有脊

    伦:条理。脊:中心论点,如人身之脊。 表示言之成理,有条不紊。语出《诗.小雅.正月》:“维号斯言,有伦有脊。”唐.萧邺《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》:“由卑至钜,能以才振。小大之治,有脊有伦。”明.钟惺《

  • 阮咸之纵

    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阮仲容(阮咸,晋人,字仲容)先幸(指有私情)姑家鲜卑婢,及居母丧,姑当远移。初云当留婢,既发,定将(带)去。仲容借客驴,着(原作箸)重服(身穿重孝)自追之,累骑(二人乘一骑)而返

  • 鸿庑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贤士居贫之处。清厉鹗《朝天子.送楼于湘归吴门》曲:“鹤市谁依,鸿庑单栖,算归时仍客里。”

  • 西山士

    同“西山饿夫”。元袁桷《次韵杂诗》之一:“哀哉西山士,饥食周原薇。”

  • 於陵仲子

    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指战国 齐陈仲子,因避世迁居於陵,自称於陵仲子。后世诗文中常以借指有节操的隐居高士。清尤侗《得家信人有传予地震死者戏为作此》诗:“寄谢众人皆欲杀,於陵仲子犹无恙。”

  • 涣然冰释

    《老子》:“涣兮若冰之将释。”冰冻遇热即刻消融。后以“涣然冰释”比喻疑团、困难很快消除。晋杜预《〈春秋经传集解〉序》:“若江海之浸,膏泽之润,涣然冰释,怡然理顺,然后为得也。”偏正 像冰解冻般消融流散

  • 郢人买栋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八七引《淮南子》:“郢(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,这里泛指楚)人买屋栋而与之毂(毂,音gǔ,车轴),跪而度(度量)之,大虽可而长不足也。”《佩文韵府》卷六十“屋栋”下引《淮南子》:“郢人有

  • 参卿

    《晋书》卷五十六《孙楚传》:“楚后迁佐著作郎,或参石苞骠骑军事。楚既负其材气,颇侮易于苞,初至,长揖曰:‘天子命我参卿军事。’因此而嫌隙遂构。”晋代孙楚曾做骠骑将军石苞的参军,上任时,曾自称是“天子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