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庄子.徐无鬼》载:传说黄帝欲赴具茨山,见大隗神。行至襄城原野,迷路。适遇牧马童子,问之。童子对答如流。黄帝赞曰:“异哉小童!非徒知具茨之山,又知大隗之所存。请问为天下。”后遂以“襄野”借指受帝王称赞
同“梗泛萍漂”。唐贾岛《洛阳道中寄弟》诗:“生类梗萍泛,悲无金石坚。”
同“镜鸾”。唐李贺《贝宫夫人》诗:“长眉凝绿几千年,清凉堪老镜中鸾。”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之三:“多羞钗上燕,真愧镜中鸾。”【词语镜中鸾】 汉语大词典:镜中鸾
同“青田鹤”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雕传》:“闻蓬莱之巅,有胎仙焉,胎仙名鹤,号青田翁。”【词语青田翁】 汉语大词典:青田翁
唐白居易《秋寄微之十二韵》:“忙多对酒榼,兴少阅诗筒。”自注:“此在杭州,两浙唱和诗赠答,于筒中递来往。”唐 潘远《纪闻谈》载:元稹在浙东做官,白居易在苏州做官,以竹筒装唱和诗,由驿使传送。后以“诗筒
同“琴堂”。宋范仲淹《与睢阳戚寺丞》:“自至琴署,谅敦清适。”
源见“羲和驭日”。比喻时光流逝。唐司空图《狂题》诗之十五:“六龙飞辔长相窘,更忍乘危自着鞭。”
源见“大笔如椽”。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。《陈书.徐陵传》:“世祖、高宗之世,国家有大手笔,皆陵草之。”后亦称工于文辞有大成就的人。唐白居易《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》:“吾闻武德暨开元中,颜师古、陈
同“一蹴而就”。几,近,及。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四章二节:“天下事非一蹴可几者。”见“一蹴而就”。邹韬奋《对人对境和对己的态度》:“我们必须向着改善现实的动向努力,但是我们同时也须明了这并
又作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。毫、厘: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,微小长度和重量单位。常用以指若有微小差误,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季振宜,字诜(shēn身)兮,号沧苇,汉族,泰兴(今江苏泰兴县)人。顺治四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