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渐入佳境

渐入佳境

佳境:美好的境界。比喻事情逐渐转好,或比喻兴趣越来越浓。顾恺之(事迹见前“布帆无恙”条)多才多艺,尤以绘画为精。相传顾恺之喜欢邻居家的女儿,求之不得,便在墙上画其肖像,用针扎在画像的心口,那姑娘便患了心痛病,等她答应时,他暗中把针拔去,姑娘的病随即而愈。顾恺之不仅才华出众,画艺精湛,还有一股痴劲,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三绝:“才绝、画绝、痴绝。”桓温死时,有人问他:“你哭的样子桓温能看到吗?”他回答说:“哭声象巨雷一样能震开大山,泪象汹涌的大河一样注入大海。”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是从稍部吃起,渐渐吃到根部。别人感到奇怪,问他为何如此吃法。他诙谐说:“渐入佳境。”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93《顾恺之传》2405页:“恺之每食甘蔗,恒自尾至本。人或怪之。云:‘渐入佳境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葛胜仲《次长清寺》:“松筠引幽步,以渐入佳境。”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82回:“长老携着那怪,步赏花园,看不尽的奇葩异卉。行过了许多亭阁,真个是渐入佳境。”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38回:“今日忽然现出‘若花’二字,莫非从此渐入佳境?——倒要留意了。”


述宾 逐步进入最佳境地。比喻境况逐渐变好,或兴味渐浓。语出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:“恺之每食甘蔗,恒自尾至本。人或怪之。云:‘渐入佳境。’”《西游记》82回:“行过了许多亭阁,真个是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示处境好转或兴味渐浓。→枯树逢春 柳暗花明 ↔每况愈下。也作“渐至佳境”。


【词语渐入佳境】  成语:渐入佳境汉语词典:渐入佳境

猜你喜欢

  • 烹狗

    同“烹狗藏弓”。唐杜牧《原十六卫》:“将保首领,无烹狗之谕。”【词语烹狗】   汉语大词典:烹狗

  • 不见贾生,自以过之。乃今不及

    贾生:贾谊。 这本是汉文帝召见久别的贾谊,聆听他一番议论后的感受。后也用作一般朋友叙旧之语。语出《史记.屈原.贾生列传》:“后岁余,贾生征见,孝文帝方受釐,坐宣室。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,贾生因具

  • 樗散

    《庄子.消遥游》:“惠子谓庄子曰:‘吾有大树,人谓之樗(chū,臭椿)。其大本(主干)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。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今子之言,大而无用,众所同去(抛弃)也。”樗散高大而没有用

  • 东邻

    同“东家子”。唐李白《效古》诗之二:“自古有秀色,西施与东邻。”【词语东邻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邻

  • 破釜焚舟

    同“破釜沉舟”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议迁》:“激起英雄,破釜焚舟,转败成功,试看他年烈烈轰轰。”并列 釜,饭锅。打破饭锅,焚烧渡船。比喻下定决心,决一死战。清·李渔《怜香伴·议迁》:“激起英雄,~,转败成

  • 鸡鸣舞剑

    同“闻鸡起舞”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二折:“我往常鸡鸣舞剑学刘琨,看三卷天书,演八门五遁。”

  • 朽索驭马

    《书.五子之歌》:“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”孔传:“懔,危貌。朽,腐也。腐索驭六马,言危惧甚。”后以“朽索驭马”喻临事虑危,时存戒惧。多用于君王治国。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故先王懔朽索之驭

  • 天回电笑

    同“天笑”。清钱谦益《西湖杂感》之六:“地戛龙吟翻水窟,天回电笑闪湖光。”

  • 金屏中选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喜得佳婿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花朝合卺》:“倚青鸾玉镜妆成,对孔雀金屏中选。”【词语金屏中选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屏中选

  • 车尘马足

    源见“望尘而拜”。借指宦途奔波。宋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奔走骇汗,羞愧俯伏,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。”亦为对长官的仰慕之词。宋洪迈《容斋续笔.李林甫秦桧》:“愿起贱微,致身此地……一旦别去,何时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