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象寄译鞮”。指翻译人员。王闿运《〈八代文粹〉序》:“越?至夔巫百舍,而同于蜀语;宜章隔乐昌一领,而动资译象。文之判代,亦犹是矣。”【词语译象】 汉语大词典:译象
源见“燕子楼”。即张尚书与盼盼所住的燕子楼。亦借指旧时繁华追欢之地。元 童 童学士《新水令.念远》曲:“燕惊飞张氏楼,犬吠断韩生宅。”
源见“荆玉抵鹊”。借指玉璞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.中吕四月》:“蕴抵鹊于文山,俨然孤秀。”宋王禹偁《酬种放君》诗:“千言距百韵,旨趣何绰绰。孰念气如虹,翻然轻抵鹊。”【词语抵鹊】 汉语大词典:抵鹊
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喻指失去珍爱的儿女。唐白居易《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》诗:“蝉老悲鸣抛蜕后,龙眠惊觉失珠时。”
唐.崔令钦《教坊记》:“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……有邀迓者,五奴辄随之前。人欲得其速醉,多劝酒。五奴曰:‘但多与我钱,吃䊚(音duī,蒸饼)子亦可醉,不烦酒也。’今呼鬻妻者为‘五奴’,自苏始。”吃蒸饼也
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初,晋侯之竖头须,守藏者也(注:晋侯,晋文公;竖,未成年之孩童;守藏,保管财物)。其出也,窃藏以逃,尽用以求纳之。及入,求见。公辞焉以沐。谓仆人曰(以下头须语):‘沐则心覆,
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指侠士的豪放行为。南朝 梁江淹《泣赋》:“若夫景公 齐山,荆卿 燕市,孟尝闻琴,马迁废史。”
《书.泰誓下》:“予克受,非予武,惟朕文考无罪。”孔传:“言文王无罪于天下。”周文王死后,武王颂之为“文考”。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。《后汉书.明帝纪赞》:“懋惟帝绩,增光文考。”唐张说《上党旧宫述圣颂
桃花扇:歌舞时用的扇子。 舞个不停,使高挂在柳梢上的月亮逐渐低沉下去;歌唱不已,使桃花扇里的风吹拂无余。 形容狂歌艳舞,彻夜不停。语出宋.晏几道《鹧鸪天》:“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拚却醉颜红。舞低杨
田地有沟洫( ㄒㄩˇ xǔ 序)疆界,比喻事物都各有区别。《左传.襄公三十年》:“子产使都鄙有章,上下有服。田有封洫,庐井有伍。”封:疆。洫:田间水道。【词语田有封洫】 汉语大词典:田有封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