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英雄入彀”。比喻人才入其掌握。亦指应进士考试。宋范仲淹《赠户部郎中许公墓志铭》:“翘翘入彀,郁郁登瀛。荣滞六曹,淹恤百城。”亦比喻中圈套。清李渔《凰求凤.先醋》:“怕什么良缘难遂,只要你赚鸳鸯,
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,申法令。……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,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,无得立者,而六公子戮死於杜。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於宫内,议其罪独后。二世使使令将闾曰:‘公子不臣,罪当死
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初,平王之东迁也(注:周平王东迁雒邑,在公元前七七〇年,是为东周),辛有适伊川(注:辛有,周朝大夫。伊川,地在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),见被发而祭于野者,曰:‘不及百年,此其戎
《汉书》卷九十六下《西域传下》:“上(汉武帝)乃下诏,深陈既往之悔,曰:‘前有司奏,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,是重困老弱孤独也。而今又清遣卒田轮台……乃者贰师败,军士死略离散,悲痛常在朕心。’”又《西域传赞
《史记.楚世家》:“十八年,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,顷襄王闻,召而问之。对曰:‘……小矢之发,何足为大王道也。且称楚之大,因大王之贤,所弋非直此也。’……见鸟六双,以王何取?王何不以圣人为弓,
圣人的施教,不必过分严肃,但却能够成功。语出《孝经.圣治章》:“圣人之教,不肃而成,其政,不严而治。”《资治通鉴.唐纪.太宗贞观十六年》:“魏王泰月给逾于太子,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:‘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
源见“叹黄犬”。指闲居生活之乐。唐王维《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难恃白马之盟,徒思黄犬之乐。”
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“梁人有东门吴者,其子死而不忧。其相室曰:‘公之爱子也,天下无有,今子死不忧,何也?’东门吴曰:‘吾尝无子,无子之时不忧;今子死,乃即与无子时同也,臣奚忧焉?’”后因以“东门吴”为
《史记.平準书》:“而胡降者皆衣食县官,县官不给,天子乃损膳。”又汉桓宽《盐铁论.繇役》:“先帝忧百姓不赡,出禁钱,解乘舆骖,贬乐损膳,以赈穷备边费。”损膳,降低饮食标准。后因以“损膳”指帝王关心民瘼
同“吴市倾”。唐李白《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》:“凝玩益古,俯察愈妍;舞疑倾市,听似闻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