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.刘向《列女传.辩通传.楚野辩女》:“楚野辩女者,昭氏之妻也(昭、屈、景为楚国公族大家,非鄙野之人)。郑简公使大夫聘于荆,至于狭路。有一妇人乘车与大夫毂击而折大夫车轴。大夫怒,将执而鞭之。妇人曰:‘
同“倒屣迎宾”。唐皮日休《初夏即事寄鲁望》诗:“敲门若我访,倒屣欣逢迎。”
灵巧的人,不到谙熟某种专门技巧的人的门前卖弄。 表示一贯从事某种专门技巧的人其智慧不可及。语出汉.桓谭《新论.道赋》:“杨子云工于赋,王君大习兵器。余欲从二子学,子云曰:‘能读千赋则善赋。’君大曰:
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裴秀传》(卷三五):“乐广尝与頠(wěi)清言,欲以理服之,而頠辞论丰博,广笑而不言。时人谓頠为‘言谈之林薮’。”原是形容晋时裴頠善谈玄理,像树林和湖泽一样幽深。后以“言谈林薮”
霹雳,疾雷声。用来形容才思敏捷,决断迅速的人。出自唐裴琰之的事迹。裴琰之,绛州闻喜(今山西闻喜)人。唐高宗永徽年间曾任同州司户参军。刺史李崇义见他年轻,遂有轻视之心,故意把州中积年旧案数百件交给他来处
连动 然,通“燃”。形容生活贫穷仍坚持学习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梁世彭城刘绮,交州刺史勃之孙,早孤,家贫,灯烛难办,常买荻尺寸折之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勤奋好学。→然糠自照 燃松读书
源见“三千牍”。极言向皇帝进呈奏疏之多。清赵翼《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》诗之二:“辛苦虫鱼手自笺,公车曾载牍三千。”
南朝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隐秀》附录:“呕心吐胆,不足语穷。煅岁练年,奚能谕苦。”唐.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(贺)恒从小奚奴,骑距驴(或作距驉,即俗所谓驴生的像骡的家兽),背一古破锦囊,遇有所得,即书
《论语.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。”邢昺疏:“皮肤受尘,垢秽其外,不能入内也。以喻谮毁之语,但在外萋斐,构成其过恶,非其人内实有罪也。”后以“肤受之诉”指谗毁之言。《二十年目
比喻时间一到,条件成熟,就能顺利成功。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草木》引《云笈七签》:“瓜熟蒂落,啐啄同时。”啐:试尝一下,辨别滋味。连动 瓜熟了,瓜蒂自然会脱落。比喻条件、时机一旦成熟,事情就能自然成功。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