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毁家纾国

毁家纾国

同“毁家纾难”。《晋书.石苞传》:“今司徒位当其任,乃心王事,有毁家纾国、乾乾匪躬之志。”清钱谦益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右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制》:“夫毁家纾国,大臣之有事;急病让夷,君子之所贵。”


见“毁家纾难”。《晋书·石苞传》:“今司徒位当其任,乃心王事,有~,乾乾匪躬之志。”


【词语毁家纾国】  成语:毁家纾国汉语词典:毁家纾国

猜你喜欢

  • 怀安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〔晋公子重耳〕及齐,齐桓公妻之,有马二十乘,公子安之。从者以为不可,将行,谋于桑下。蚕妾在其上,以告姜氏。姜氏杀之,而谓公子:‘子有四方之志,其闻之者,吾杀之矣。’公子曰:‘

  • 鼎图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:“据九鼎,按图籍,挟天子以令天下。”后因以“鼎图”指国家的重要器物。《梁书.袁昂传》:“当其时也,负鼎图者日至,执玉帛者相望。”【词语鼎图】   汉语大词典:鼎图

  • 恐修名之不立

    修:本义是“长”,引申为“美”。 惟恐美名不能树立。 表示要修炼品德,爱惜名声。语出《楚辞.离骚》:“老冉冉其将至兮,恐修名之不立。”隋.炀帝萧后《述志赋》:“承积善之余庆,备箕帚于皇庭。恐修名之

  • 月扇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指团扇。因班婕妤《怨歌行》中有“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”之句,故称。北周庾信《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》诗:“文弦入舞曲,月扇掩歌儿。”宋陆游《村居初夏》诗:“我有素纨如月扇,会凭名手作新

  • 致君尧舜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伊尹耕于有莘之野,而乐尧舜之道焉……汤使人以币聘之,嚣嚣然曰:‘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?我岂若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?’汤三使往聘之,既而幡然改曰:‘与我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其

  • 河梁别

    汉李陵《与苏武》诗之三:“携手上河梁,游子暮何之。徘徊蹊路侧,悢悢不得辞。”苏武出使匈奴,无故被扣押,武持节北海牧羊,历十九年忠贞不渝,后得归汉。已降匈奴的李陵与苏武分别,自愧弗如,以诗赠别。后遂以“

  • 发光可鉴

    《左传.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昔有仍氏生女,黰黑(注:有仍氏,古代诸侯。黰即鬓言其发稠密而乌黑)而甚美,光可以鉴(言发有光泽如镜,可以照人),名曰玄妻(玄,黑也,以发黑故称)。乐正后夔取之(乐正,官名,取

  • 蝶粉蜂黄都退了

    蝶粉:蝴蝶翅上的粉屑。蜂黄:蜂身上的黄粉。 据《鹤林玉露》卷一四云:“杨东山言道藏经云,蝶交则粉退,蜂交则黄退。” 因用以比喻妇女已婚。语出宋.周邦彦《满江红》:“蝶粉蜂黄都褪了,枕痕一线红生肉”

  • 传言失指,图景失形

    指:意思、意图。景:古“影”字。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失去了原意,身影经过描画以后也改变了原形。 表示事物经过转手,容易失实。语出《孟子外书.孝经篇》:“传言失指,图景失形,言治者尚覈实。”汉.应劭《

  • 时不我待

    同“时不我与”。曹靖华《飞花集.智慧开花烂如锦》:“忽而念及时不我待,只得像拉起一根‘葛条’,不顾首尾,匆匆割取眼前一段,以救燃眉之急了。”主谓 我待,等待我。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提醒人们要抓紧时间。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