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欧虞体

欧虞体

指唐代欧阳询与虞世南的书法,二人都以书体挺秀著称。宋代欧阳修《集古录跋尾.隋龙藏寺碑》:“在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撰,不著书人名氏,字画遒劲,有欧虞之体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耳濡目及

    同“耳濡目染”。明吴承恩《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》:“凡此诸条,耳濡目及,默化阴孚,匪言可悉。”见“耳濡目染”。【词语耳濡目及】  成语:耳濡目及汉语大词典:耳濡目及

  • 唐生决疑

    源见“蔡泽年寿”。指唐举为蔡泽看相,预测未来。北周庾信《蔡泽就唐生相赞》:“蔡泽羁旅,唐生决疑,无劳神策,不问灵龟。”

  • 在三之义

    同“在三之礼”。《北齐书.徐之才传》:“既为汝师,又为汝公,在三之义,顿居其两。”【词语在三之义】  成语:在三之义

  • 吹竽

    同“吹竽混真”。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三:“某也孱资琐质,误恩偶及,亦复与吹竽之部。”【词语吹竽】   汉语大词典:吹竽

  • 泪洒西州

    源见“羊昙泪”。借指对先辈的哀思。宋张炎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短梦依然江表,老泪洒西州。”

  • 半纸书

    《宋书.卢江王祎传》:“公未曾有一函之使,半纸之书,志弃五弟,以饵仇贼。”半纸书、半纸,后常以指代檄书。金.元好问《遗山诗集》十一《杂诗九首》之九:“半纸虚名百战身,转头高塚卧麒麟。”

  • 唱于

    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前者唱于,而随者唱喁。泠风则小和,飘风则大和。”成玄英疏:“于、喁,皆是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也。”后因以“唱于”喻指起带领或倡导作用。清钱谦益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》:“诸公以名行显闻

  • 耐弹

    源见“刘棉花”。意谓专事阿谀上司屡能保职位的官吏。清黄遵宪《李肃毅侯挽诗》:“总无死士能酬报,每驳言官更耐弹。”

  • 豹留皮,人留名

    见“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”。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·委蜕部》:“项籍之瞳,不如左丘之眇;啬夫之口,不如咎繇之喑……语曰:‘~。’此言形神之异也。”

  • 天回电笑

    同“天笑”。清钱谦益《西湖杂感》之六:“地戛龙吟翻水窟,天回电笑闪湖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