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东郭履”。形容处境窘迫。亦用以咏雪。唐韩愈《喜雪献裴尚书》诗:“履弊行偏冷,门扃卧更羸。”
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五:“蒋子文者,广陵人也。嗜酒好色,佻挞无度。常自谓己骨清,死当为神。”据说神仙的骨质清。后遂用为称誉不同凡俗人之典。唐.杜牧《赠李秀才》:“骨清年少眼如冰,凤羽参差五色层。”【词
《三国志.吴书.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蒙始就学,笃志不倦,其所览见,旧儒不胜。后鲁肃上代周瑜,过蒙言议,常欲受屈。肃拊蒙背曰:‘吾畏大弟但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’蒙曰:
《诗.魏风.葛屦》:“要之襋之,好人服之。”高亨注:“要,读为腰,用为动词,即缝裙子的腰。襋,底襟,用为动词,即缝裙子的底襟。”后以“要襋”指好衣服。宋苏轼《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》诗:“山人乐此耳,寂寞
源见“避骢马”。指侍御出行。元丁复《送杨文质侍父之西台》诗:“御史乘骢西入关,郎君晓服拥斓斒。”
宋.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七:“苗振以第四人及第,既而召试馆职。一日,谒晏丞相(晏殊),晏语之曰:‘君久从吏事,必疏笔砚,今将就试,宜稍温习也。’振卒然对曰;‘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(捆紧)孩儿者乎?’晏
同“郢中曲”。唐皎然《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》诗:“身当青山秀,文体多郢声。”【词语郢声】 汉语大词典:郢声
同“二疏还乡”。明何景明《立春日作》诗:“疏还念知止,庄论持达生。”
《易.乾》:“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旧时多为称颂帝王有所作为之词。唐李邕《贺新殿钟鸣表》:“伏见昨宣示于新殿为万姓祈祷,神钟自鸣,是知圣作升闻,天意下降,道开皇极,润及生人。”【词语圣作】 汉语大词典
意谓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。西周初年,分封诸侯,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。为了指导他进行统治,周公说,君子不怠慢他的亲族,不让大臣报怨没被信用。老臣故人没有严重过失,就不要抛弃他。不要对人求全责备。【出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