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檄愈头风

檄愈头风

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附陈琳、阮瑀事“军国书檄,多琳、瑀所作也”裴松之注引《典故》:“琳作诸书及檄,草成呈太祖。太祖先苦头风,是日疾发,卧读琳所作,翕(音xī,迅疾)然而起曰:‘此愈我病’数加厚赐。”

曹操有一次头风病发作,当读了陈琳所作的檄文。顿时觉得头痛痊愈。其实文章并不能医治头风,所谓“此愈我病”,不过是读了陈琳的文章,一时精神振奋,似乎病也好了。

“檄愈头风”本是形容檄文辛辣警拔,后用为赞美佳文的典故。

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二回将此事演为陈琳为袁绍作檄讨伐曹操,操读此檄,惊而病愈。兹节录一段,以供参阅。其文写道:

“檄文传至许都,时曹操方患头风,卧病在床。左右将此檄传进,操见之,毛骨悚然,出了一身冷汗,不觉头风顿愈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卫 二刘傅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典略》 曰:“ (陈)琳作诸书及檄,草成呈太祖。太祖先苦头风,是日疾发,卧读琳所作,翕然而起曰:‘此愈我病。’数加厚赐。”

【今译】 三国魏陈琳作文精美,才华洋溢,在曹操手下负责起草文书章奏,一次陈琳写好文书,呈给曹操过目。曹操素有头痛病,那天正好头病发作,卧床读陈琳的文书,一下子坐起来说:“它治好了我的病。”几次予以厚赏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赞美人文章美妙,令人心神舒泰。

【典形】 曹风、陈琳檄、陈檄、头风痊、头风檄、愈头风、头风疾、陈琳檄草、愈头病、起君病、书檄要陈琳、陈琳草奏、见诗应愈。

【示例】

〔曹风〕 唐·元稹《酬乐天江楼夜吟》:“魏拙虚教出,曹风敢望痊。”

〔陈琳檄〕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:“头风莫与陈琳檄,腹疾无庸叔展号。”〔陈檄〕 宋·范成大 《谢范老问病》:“帖有王叔难治眩,文如陈檄不驱风。”

〔头风痊〕 唐·韩愈《送灵师》:“维舟事干谒,披读头风痊。”

〔头风檄〕 清·钱谦益《奉赠太傅崇明侯弢武》:“挥毫烂漫头风檄, 击缶苍茫耳热歌。”

〔愈头风〕 唐·罗隐《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》:“马上固惭消髀肉,幄中犹羡愈头风。”


【词语檄愈头风】  成语:檄愈头风汉语词典:檄愈头风

猜你喜欢

  • 尺素书

    同“尺鲤”。宋苏轼《杜介送鱼》诗:“病妻起斫银丝鲙,稚子欢寻尺素书。”

  • 羹墙如见

    同“羹墙见尧”。明张居正《请敷陈谟烈以裨圣学疏》:“良以羹墙如见,自不忘继志之思。”清方苞《圣主临雍礼成颂》:“先圣之揆,后圣时宪,精意所通,羹墙如见。”【词语羹墙如见】  成语:羹墙如见

  • 卖酒临邛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形容文人未遇,被迫从事贱役。清赵庆熺《洞仙歌.姚眉史红楼相望图》词:“便卖酒临邛也风流,未识当垆卿卿肯否。”

  • 尾生桥边待

    同“尾生抱柱”。清袁于令《西楼记.虚讣》:“要同尾生桥边待,抱恨红泉堪痛哉!”

  • 金玉美王度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“思我王度,式如玉,式如金。”《左传》中有以金玉为喻赞美周穆王的诗句。后以“金玉美王度”称颂帝王品德高尚,旷达大度。唐.武元衡《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》“金玉美王度,欢康谣国风

  • 影之像形,响之应声

    影子和物形不差,发声和回声相应。 形容事物感应迅速。语出《书.大禹谟》:“惠迪吉,从逆凶,惟影响”孔安国传:“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,响之应声,言不虚。”《说苑.指武》:“鲁石公剑,迫则能应,感则能动,

  • 鹏程

    同“鹏程万里”。宋道潜《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》:“来岁如今好时节,看君高步蹑鹏程。”【词语鹏程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程

  • 麦两歧

    同“麦秀两歧”。清袁枚《次日雪》诗之三:“瓣香默祝缘何事?愿得明年麦两歧。”

  • 溺韩灰

    同“溺死灰”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罗织》:“堪羞!溺韩灰怎脱羁囚?”

  • 止可谈风月

    只限于谈论风月,不能淡及公事,原是推辞别人请托的托辞。《南史.徐勉传》:徐勉为吏部尚书,“尝与门人夜集,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。勉正色答云:‘今夕止可谈风月,不宜及公事。’故时人服其无私。”止:同“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