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柿叶学书

柿叶学书

用柿叶代纸来练习书法。形容刻苦钻研的精神。出自唐郑虔事迹。参见“郑虔三绝”条。史载郑虔非常爱好书法,但却苦于无纸。听说慈恩寺中贮藏着好几间屋子的柿叶,便每天到那里用柿叶来练习写字,后来把这些柿叶都写完了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2《文艺中·郑虔传》5766页:“虔善图山水,好书,常苦无纸,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,遂往日取叶肄书,岁久殆遍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孙莘老寄墨》之三:“瓦池研灶煤,苇管书柿叶。” 明·徐渭《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》:“柿叶学书才不短,杏花插鬓意何长。”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》:“柿叶书多忘笑倦,松花酒熟看杯巡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李绅《尚书故实》:“郑广文学书而病无纸,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,遂借僧房居止,日取红叶学书,岁久殆遍。”《新唐书·郑虔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唐代郑虔多才多艺,为广文馆博士。他喜好书法却苦于无纸,听说慈恩寺存有数间房屋的柿叶,便到寺中借房居住,每天取柿叶习字,久之将柿叶都写完了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勤苦钻研书法。

【典形】 柿叶书、柿叶学书、书柿叶、书叶、写残霜叶、写破梧桐叶、柿叶堪书、红叶闭门书。

【示例】

〔柿叶书〕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》:“柿叶书多忘笑倦,松花酒熟看杯巡。”

〔柿叶学书〕 明·徐渭《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》:“柿叶学书才不短,杏花插鬓意何长。”

〔书柿叶〕 宋·苏轼《孙莘老寄墨》之三:“瓦池研灶煤,苇管书柿叶。”

〔书叶〕 唐 · 孟郊 《赠转运陆中丞》:“衣花野菡萏,书叶山梧桐。”

〔写残霜叶〕 明·高启《赠林泉民张梦辰》:“晓窗炊熟露葵紫,秋寺写残霜叶红。”

〔写破梧桐叶〕 清·黄鷟来《以诗代书与蔡绳武索笔》:“砚池淋漓墨光晔,直待写破梧桐叶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效颦眉

    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指仿效。宋杨亿《无题》诗之三:“北渚自应流怨泪,东邻谁敢效颦眉?”

  • 夜雪袁安

    同“卧雪袁安”。元 汪元亨《折桂令.归隐》曲:“梦魂儿不到金銮,袖拂尘埃,林下盘桓。夜雪袁安,秋风张翰,石室陈抟。”

  • 恸哭西州门

    源见“羊昙泪”。指羊昙过西州门恸哭亡舅谢安事。宋苏轼《游东西岩》诗:“恸哭西州门,往驾那复还?空馀行乐处,古木昏苍烟。”【典源】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羊昙者,太山人,知名士也,为安所爱重。安薨后,辍乐弥

  • 文君绝

    源见“白头吟”。谓女子对负心男子的决绝之情。唐顾况《露青竹杖歌》:“蜀帝城边子规咽,相如桥上文君绝。”

  • 匪夷所思

    匪:非。夷:通“彝”,常道。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得到的。 后常用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。语出《易.涣》: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》卷一:“孤山林和靖(逋)祠,塑女像为偶,题曰

  • 秦楼乘凤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谓成仙飞去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同调相怜》:“好似秦楼乘凤,去弄璚箫,那铜雀焉能锁二乔。”

  • 雁行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父之齿随行,兄之齿雁行;朋友不相逾。”《礼记》中,强调兄弟出行应该象大雁飞行时那样有次序。后遂用为咏兄弟之典。唐.皇甫冉《送从弟预贬远州》诗:“独结南枝恨,应思北雁行。”【词语雁行】

  • 高阳

    同“高阳酒徒”。宋贺铸《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》诗:“何以遇高阳?多营瓮头醁。”【词语高阳】   汉语大词典:高阳

  • 死亡无日

    无日,没有多少日子。谓死期将近矣。出自隋末唐初李密之语。李密(582-618年),字玄邃(suì遂),又字法主,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隋时袭父爵为蒲山郡公。大业九年(613年)从杨玄感起兵反隋,兵

  • 季诺如金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形容诺言的信实可贵。唐黄滔《与沈侍御启》:“郑门若市,季诺如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