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

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

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规箴》:“远公在庐山中,虽老,讲论不辍。弟子中或有堕(通惰)者。远公曰: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”

原是晋代高僧慧远劝勉弟子珍惜年轻时光好学勿惰,后用以比喻青年人前程远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看棋柯烂

    源见“柯烂忘归”。形容岁月流逝,世事变迁。清陈维崧《齐天乐.重游水绘园有感》词:“看棋柯烂,算往事星星,酒旗歌馆。”

  • 二妃佩

    源见“汉皋解佩”。喻传情之物。清李符《满江红.为周雪客题画册》词:“望二妃佩杳,瑟冷空坛。”

  • 额手庆

    同“额手称庆”。清沈起凤《谐铎.虎痴》:“母女方额手庆,忽一虎曳尾而来,径登堂上。”【词语额手庆】   汉语大词典:额手庆

  • 赵军租

    《史记.冯唐传》:“臣闻上古王道遣将也……军功爵赏皆决于外,归而奏之。此非虚言也。臣大父言,李牧为赵将居边,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,赏赐决于外,不从中扰也。”战国时,赵国名将李牧镇守边防,他把所收的军市之

  • 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

    琢:雕刻。道:事理。 玉石不雕刻,不能成为器物;人不经过学习,不能明白事理。语出《礼记.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是故古之王者,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玉不琢,不成

  • 四杰

    唐高宗李治时,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四人齐名。文章工于骈俪,世号“初唐四杰”。见《新唐书.王勃传》。后代也多有以齐名四人称“四杰”的,如明初高启、杨基、张羽、徐贲称“四杰”。见《明史.高启传》。明

  • 倒屣相迎

    亦作“倒屣而迎”,“倒屣迎宾”。匆忙迎接客人,以致鞋子都穿倒了。原意为对才学之士的尊敬;后则泛指对客人的尊重。王粲(177-217年),字仲宜,山阴高平(今山东邹县)人。汉魏之际著名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

  • 潘果

    同“潘车盈果”。南朝梁简文帝《和湘东王横吹曲.洛阳道》:“玉车争晚入,潘果溢高箱。”【词语潘果】   汉语大词典:潘果

  • 荐临邛

    同“荐相如”。临邛,指司马相如。因其与卓文君在临邛涤器当垆。唐罗隐《抚州别阮兵曹》诗:“若不他时更青眼,未知谁肯荐临邛?”

  • 煎水作冰

    用油炸水,使之成冰。比喻方法与目的相违背,不会实现。高堂隆,字升平,泰山平阳(今山东泰安一带)人,初为曹操丞相军议掾,魏文帝曹丕即位后,任给事中、侍中,屡借天象,灾异进谏,甚为曹丕所重,官至光禄勋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