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无长物

无长物

源见“平生无长物”。谓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多形容生活贫苦。唐白居易《销夏》诗:“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”


述宾 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唐·白居易《销暑》:“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”宋·陆游《岁事有望》:“已弃胡床~,尚携柱杖有同行。”※长,旧读zhàng。△用于描写生活简单或家境贫寒。→更无长物 家徒四壁


【词语无长物】  成语:无长物

猜你喜欢

  • 言游弦歌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称扬地方官吏治政有方。子游,名言偃,故也称言游。元揭傒斯《送刘旌德》诗:“宓氏弹鸣琴,言游亦弦歌。”

  • 归吾彀

    同“入吾彀中”。元耶律楚材《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》:“豪哲归吾彀,要荒入我羁。”

  • 家无儋石

    儋(dàn旦):同“担”。石(shí时,又读dàn旦):古代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儋石: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担。常用来形容米粟为数不多。家无儋石,是说家中没有多余的粮食,形容生活贫困拮据。语出自《汉书

  • 食肉糜

    《晋书.惠帝纪》:“及天下荒乱,百姓饿死,帝曰:‘何不食肉糜?’其蒙蔽皆此类也。”肉糜,即肉粥。晋惠帝司马衷以痴呆著称,天下荒乱,百姓饿死,他却说为什么不吃肉粥?由此可见其痴呆不明事理达到何种程度。后

  • 象物知奸

    《左传.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(王孙满)对曰:‘在德不在鼎。昔夏之方有德也,远方图物,贡金九牧,铸鼎象物,百物为之备,使民知神奸。故民入川泽山林,不逢不若。螭魅魍魉,莫能逢之,用能协于上

  • 中年丝竹

    源见“东山丝竹”。谓中年以后以音乐作消遣。清 丘逢甲《次韵答晓沧冬日见过草庐》诗:“满座酒尊怀北海,中年丝竹负东山。”

  • 来者不如今

    意谓将来还赶不上现在。语出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曰:‘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!’”宋.姜夔《送项平甫倅池阳》:“西湖一曲古墙阴,清坐论诗夜向深,见谓人间有公等,不知来者不如今。”

  • 白玉楼

    源见“玉楼受召”。用为文人逝世的典故。宋岳珂《桯史.王义丰诗》:“碧纱笼底墨才干,白玉楼中骨已寒。”【词语白玉楼】   汉语大词典:白玉楼

  • 溉玉田

    源见“种玉”。谓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。唐罗虬《比红儿》诗:“定知不及红儿貌,枉却工夫溉玉田。”

  • 稼轩

   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自号;曾谓“人生在勤,当以力田为先”,因取以为名。见《宋史.辛弃疾传》。他的词集名《稼轩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