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文姬辨琴

文姬辨琴

艺文类聚》卷四四引《蔡琰别传》:“琰字文姬,蔡邕之女,年六岁,夜鼓琴,弦断,琰曰:‘第二弦。’邕故断一弦而问之,琰曰:‘第四弦。’邕曰:‘偶得之矣。’琰曰:‘吴札(即吴季札,参见本书“挂剑”)观化,知兴亡之国;师旷(春秋时,晋国的乐师)吹律,识南风不竞(见本书‘南风不竞’):由此观之,何足不知!’”

此事又见朱长文《琴史》。

东汉时,蔡文姬善晓音律。一天夜间其父蔡邕弹琴,弦断了一根。她判断是第二弦。邕又故意断一弦,她也能判断无误。后因以此用为善晓音律的典故。《三字经》:“蔡文姬,能辨琴;谢道蕴,能咏吟。”所谓“辨琴”,即指上事。关于谢道蕴咏吟之事,参见本书“柳絮才(咏絮)”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叹鵩

    源见“贾生赋鵩”。谓自伤不幸。宋杨亿《许洞归吴中》诗:“三径未荒休叹鵩,十餐先馈定惊鸥。”

  • 槐黄举子忙

    同“槐花黄,举子忙”。清黄遵宪《别赖云芝同年》诗:“明年槐黄举子忙,呦呦鹿鸣谐笙簧。”

  • 见义必为

    源见“见义勇为”。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一定去做。《宋史.石介传》:“老夫已保介矣。君年少,见义必为,岂可量哉!”连动 遇到正义的事就一定去做。《宋史·儒林传二·石介》:“老夫已保介矣。君年少,~,岂可量

  • 修高庙

    《后汉书.光武帝纪上》:“(建武)二年春正月……起高庙,建社稷于洛阳,立郊兆于城南,始正火德,色尚赤。”唐.李贤注引《汉礼制度》:“光武都洛阳,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,藏十一帝主于其中。”后汉光武帝

  • 蛟龙得云雨

    比喻英雄得所凭借。《三国志.吴志.周瑜传》:“(周)瑜上疏曰:‘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。……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,聚此三人俱在疆场,恐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物也。’”【词

  • 十年窗下

    形容科举时代闭门苦读时间之长。金代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七:“南渡后疆土狭隘,止河南、陕西,故仕进调官,皆不得遽。入仕或守十余载,号重复累,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。故当时有云:‘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

  • 半疑半信

    同“半信半疑”。唐 元稹《古筑城曲》:“因兹请休和,虏往骑来过。半疑兼半信,筑城犹嵯峨。”《朱子全书》卷十六:“若他人听过了,半疑半信,若存若亡,安得不惰。”见“半信半疑”。唐·元稹《古筑城曲五解》之

  • 抱璧

    《左传.哀公十七年》:“公欲逐石圃,未及而难作(注:“公,卫庄公,名蒯瞆。石圃,晋卿)。辛巳(辛巳,十二日),石圃因匠氏攻公(注:匠,本指木工,此当指为卫庄公做工的百工)。公阖门而请,弗许。踰于北方而

  • 武安瓦振

    同“武安振瓦”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:“武安檐瓦振,昆阳猛兽奔。”

  • 南郭先生

    源见“滥竽充数”。喻指无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。《晋书.刘寔传》:“推贤之风不立,滥举之法不改,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。”其他 常比喻无才而窃居其位的人。《晋书·刘寔传》:“推贤之风不立,滥举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