效鹰鹯
《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:季文子使大史克对曰:“光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,行父奉以周旋,弗敢失队。曰:‘见有礼于其君者,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。见无礼于其君者,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。’”
鹰鹯(zhān似鹞鹰的猛禽)是捕食鸟雀的猛禽。齐太史克引用臧文仲语,用鹰鹯逐鸟雀比喻诛杀不忠于君的叛臣。后遂用为征伐叛逆之典。
唐.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乘威灭蜂虿,戮力效鹰鹯。”
《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:季文子使大史克对曰:“光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,行父奉以周旋,弗敢失队。曰:‘见有礼于其君者,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。见无礼于其君者,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。’”
鹰鹯(zhān似鹞鹰的猛禽)是捕食鸟雀的猛禽。齐太史克引用臧文仲语,用鹰鹯逐鸟雀比喻诛杀不忠于君的叛臣。后遂用为征伐叛逆之典。
唐.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乘威灭蜂虿,戮力效鹰鹯。”
同“乌鹊填桥”。宋张孝祥《雨中花慢》词:“犹自待,青鸾传信,乌鹊成桥。”
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泛指归隐送行处。东都,指东都门,为西汉疏广、疏受辞官归隐时,亲朋故旧等送行处。唐孔德绍《行经太华》诗:“何必东都外,此处可抽簪。”
同“咄咄怪事”。清徐述夔《八洞天.补南陔》:“奇情种种,怪事咄咄。”【词语怪事咄咄】 成语:怪事咄咄汉语大词典:怪事咄咄
同“卧牛衣”。宋陆游《上书乞祠》诗:“此去敢辞依马磨,向来真惯拥牛衣。”
源见“苏武节”。称誉身处逆境而坚守节操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游》:“人间化鹤三千岁,海上看羊十九年。”
《文选》卷二十三嵇叔夜(康)《幽愤诗》:“煌煌灵芝,一年三秀。予独何为,有志不就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楚辞》曰:‘采三秀于山间。’王逸曰:‘三秀,谓芝草也。’”《楚辞.九歌.山鬼》:“采三秀兮山间。”宋
《新唐书.令狐绹传》:“〔绹〕夜对禁中,烛尽,帝以乘舆、金莲华炬送还,院吏望见,以为天子来。”金莲华炬,金饰莲花形的灯炬。华,同“花”。后用为天子对臣子特殊礼遇的典故。清 杨潮观《换扇巧逢春梦婆》:“
源见“鸱得腐鼠”。喻指凡俗的权势利禄。宋魏了翁《西江月.即席和书院诸友》词:“早厌人间腐鼠,要希云外飞皇。”
《文选》卷四十二、三国魏.曹子建(植)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昔扬子云先朝持戟之臣耳。”唐.李善注引《汉书》曰:“扬雄奏《羽猎赋》,为郎。然郎皆执戟而侍也。东方朔《答客难》曰:‘官不过侍郎,位不过执戟。’”
《礼记.大学》:“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”宋代朱熹《大学章句》:“致,推极也。知,犹识也。推极吾之知识,欲其所知无不尽也。格,至也。物,犹事也。穷至事物之理,欲其极处无不到也。”按照朱熹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