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

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

捉贼要拿到赃物,捉奸要抓住男女双方。 表示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语出元.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一折:“常言道: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。看你这个嘴脸,敢要和我打人命官司,也须得个见证人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.简帖和尚》:“大尹叫将皇甫殿直来,当厅问道:‘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’,又无佐证,如何断得他罪?’”也引作〔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〕。《水浒全传》二六回:“自古道:‘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,杀人见伤’。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有,你又不曾捉得他奸,如今只凭这两个言语便问他杀人公事,莫非忒偏向么?”《喻世明言.任孝子烈性为神》:“张员外道:‘你且忍耐,此事须要三思而行。自古道: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。倘或不了事,枉受了苦楚。’”


其他 比喻认定罪名必须有证据。[例]素来,~,如今空口无凭,如何定罪?△多用于议论证据方面。


【词语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】  成语: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门酒肉臭

    朱门:旧指官宦显贵之家。 富贵人家酒肉吃不完,任其臭腐。 极言豪富之家生活奢侈浪费。语出唐.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周代《晚晴小集.江城舞台姐妹》:“在那个灯红

  • 食箪浆壶

    同“箪食壶浆”。明王逢《张武略》诗:“黄金璅甲镇三徼,食箪浆壶骈父母。”并列 箪,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。用箪盛饭,用壶盛水,进行犒劳。语本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箪食壶浆,以迎王师。”明·王逢《张武略》:

  • 夜长梦多

    比喻时间长了,事情往往发生不利的变化。清代吕留良家书《谕大火帖》:“昨橙斋得燕中信云:‘荐举事近复纷纭,夜长梦多,恐将来有意外,奈何!’”并列 比喻时间一长,事情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。清·吕留良《吕晚村

  • 渔阳变

    源见“渔阳鼙鼓”。指安禄山叛乱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传概》:“唐明皇欢好霓裳宴,杨贵妃魂断渔阳变。”

  • 陶阴

    《北堂书钞》卷一〇一引汉刘歆《七略》:“古文或误以‘典’为‘与’,以‘陶’为‘阴’,如此类多。”后因以“陶阴”为传写之误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艺林学山七》:“《史.帝纪》注及郭璞《山海》注,引《礼

  • 秦凤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秦弄玉夫妇成仙飞升所乘之凤凰。亦美称凤凰。唐吴融《岐下闻杜鹃》诗:“怨已惊秦凤,灵应识汉鸡。”亦借指情人,佳偶。宋杨亿《宣曲二十二韵》:“秦凤来何晚,燕兰梦未成。”【词语秦凤】   汉

  • 乌衣子弟

    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梁.刘孝标注引《丹阳记》:“乌衣之起,吴时乌衣营处所也,江左初立,琅邪诸王所居。”南京秦淮河南有乌衣巷,东晋时王导、谢安诸贵族世家皆居住于此。后来以“乌衣子弟”称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又

  • 德邻

    《论语.里仁》:“子曰:‘德不孤,必有邻。’”孔子说:“有德的人不会孤独的,他必有同伴。”后遂用为称颂友人或邻居之典。唐.杜甫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诗:“独步才超古,余波德照邻。”【词语德邻】   汉语大

  • 齐奴物

    《晋书.石崇传》:“崇字季伦,生于青州,故小名齐奴。……崇颖悟有才气,而任侠无行检。在荆州,劫远使客商,致富不赀。……财产丰积。室宇宏丽。后房百数,皆曳纨绣,珥金翠。丝竹尽当时之选,庖膳穷水陆之珍。与

  • 范公忧乐

    源见“先忧后乐㈡”。指先天下人忧而忧,后天下人乐而乐,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。清赵翼《大学士云岩阿公道经淮城相见话旧敬呈》诗:“郭令勋名真盖世,范公忧乐总关民。”